2009年8月5日

[大陸新聞]我國首條汽車動力電池規模生產線投產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上海證券報)


2009 / 08 / 06 星期四 12:14


科力遠投資控股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項目有了新的進展。8月5日上午,我國首條汽車動力電池能量包全自動規模生產線產品在科力遠控股子公司湖南科霸汽車動力電池有限責任公司成功下線,標誌著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從此有了新動力。


  湖南科霸汽車動力電池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8年8月,由科力遠(600478)與超霸科技(香港)有限公司(香港GP)合資創立,並由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控股。


  科霸公司剛成立起點就很高,直接進入電池模塊單元的設計和製造,而不是類似大多數國內企業和機構的單體電池生產,採用了獨創的內連接電池模塊單元設計及技術,完全不同於目前國內混合電動汽車用電池單體的製造技術,極大地提高了電池組集成水平,達到了目前國際最先進動力電池設計技術水平,解決了目前動力電池能量包製造所面對高缺陷率的重大關鍵問題,為產業化掃清了技術障礙。同時,科霸公司建起了我國第一條汽車動力電池能量包的全自動規模生產線,基地第一期建築面積達12000平方米,年生產能力為18000台套鎳氫汽車動力電池能量包。湖南科霸第一套能源包產品下線,這是國內首套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能源包產品下線,標誌著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領域實現了核心技術的突破。


  科力遠董事長鍾發平透露,未來5年內,湖南科霸將快速發展成為我國汽車動力電池領域產業化水平高、技術水平先進、產品應用程度成熟的國際專業汽車動力電池能量包製造廠商,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專業汽車電池能量包製造基地,為全球戰略合作夥伴提供最先進的動力電池能源解決方案,成為全球綠色環保新能源領域的標誌性企業。


http://news.cnyes.com/dspnewsS.asp?cls=index15_totalnews&fi=\NEWSBASE\20090806\WEB1326

2009年8月2日

科專Telematics技術大突破 開啟國際合作新契機

2009/7/31 上午 10:39:50/編輯/謝俊峰 為強化行車安全警訊、動態即時導航、節能、減碳等多元服務,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於7月30日下午1點30分于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2A會議室舉辦「WAVE/DSRC成果發表暨標準技術論壇」,本次會議除發表國內首套自行設計與研發之下世代車載資通訊系統關鍵通訊元件WAVE/DSRC雛型產品,另於該雛型發表同時,將與美國推動智慧型運輸系統領導組織 - 美國加州大學 Berkley 分校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Studies 之California Partners for Advanced Transit and Highways (PATH) 簽訂合作備忘錄,奠定我國發展車載資通訊國際技術合作之基礎。




  工研院自2009年開始執行經濟部技術處的「下世代車載資通訊系統與創新應用服務技術計畫」,著眼於Telematics 創新應用服務、資通訊平台與系統驗證及應用服務示範等技術的研發。目前工研院已掌握IEEE 802.11p,及IEEE 1609 WAVE/DSRC 車載通訊關鍵技術,本次展示的IWCU模組是一個完整的開發平台,未來可技轉此技術給國內外廠商開發車上設備 OBU ( On Board Unit ) 及路側設備 RSU ( Road Side Unit)。IWCU 模組不僅可幫助未來車載資通訊在各種應用軟體的開發、也可發展個人化資訊及安全相關的車載網路服務,並促進電子商務跨入車用環境。




  未來工研院將運用既有的WiMAX Forum應用實驗室(M-Taiwan WiMAX Applications Lab;MTWAL) 基礎建設資源,在新竹院區建置台灣第一個 Telematics Field Trial Campus,並逐步擴大至新竹科學園區,同時結合智慧生活科技之運用,協助廠商測試創新應用服務產品,台灣將成為全球下世代車載資通訊優質行車環境的典範。




  California PATH 致力於研究與推動美國智慧運輸交通,其研究成果對於改善及提升美國交通運輸品質有很大的貢獻。為進軍國際市場,工研院積極尋找國際合作夥伴,希望在技術支援及行銷管道上拓展國際市場,本次與國際知名機構PATH的合作,即是看好PATH在歐美與各大國際車廠的友好關係,將有助於引進我國技術設備在PATH的實驗環境進行實機測試,進一步介紹給世界第一、二級車廠間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加速國內車載資通訊產業進軍國際舞台。




  目前世界各國均將下世代車載資通訊系統的技術研發與產業推動列為國家計畫,例如美國的 IntelliDrive 計畫 (VII,Vehicle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on 之前身),歐盟的 e-Safety 車載資通訊應用整合計畫,日本的Smartway 計畫等,目標在改善行車安全、強調省時節能環保,與提供便利舒適的多元化資訊應用服務。我國也在2005年與2006年行政院連續兩年的產業科技會議 (Strategic Review Board Meeting; SRB) 中,將車載資通訊 (Telematics)列為我國需要重點推動建立的產業,期望協助國內產業成為國際 Telematics 產業鏈中最具關鍵的一環,成為全球資通訊優質行車環境的先進領導者。






科技辭典




1. 車用資通訊系統Telematics




Telematics服務是一種整合的應用,結合資訊、通訊及汽車電子技術,滿足行車環境之各項需求如便利、交通、溝通、娛樂、安全與商務等。Telematics包含車本身、車與車間、車與路人間的智慧化。未來,車內(Smartcar)本身就是一個行動辦公室或住家,將可透過車內網路,操控車用電子系統、車外(Smartway)與外部系統通訊,享受由公部門所建置的智慧運輸系統,以及車載資通訊服務產業提供的各種創新應用服務。




2. 車用環境無線存取技術(Wireless Access for Vehicular Environment,WAVE)




在車載資通訊(Telematics)系統中,IEEE組織為在高速移動的汽車上進行資料傳輸的設備訂了IEEE 802.11p、與IEEE 1609 等標準,又稱為車用環境無線存取技術(WAVE, Wireless Access for Vehicular Environment)。




3. 專用短程通訊技術(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DSRC)




所謂的DSRC技術,乃是利用裝置於路旁的定點通訊感應設備,與車上單元互動進行通訊辨識,來做收費扣款的動作,又稱為專用短距通訊。




4. WAVE/DSRC




以車載資通訊技術而言,全球車用環境無線存取(WAVE) /專用短程通訊(DSRC) 未來將扮演汽車對外通訊的重要角色,可同時進行車輛與路側通訊設備、及車輛間的通訊,其後續發展最受到全球各界的矚目。




關於California PATH




為隸屬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交通運輸研究機構(Partner for Advanced Transit and Highways,PATH)。California PATH致力於研究與推動美國智慧運輸交通, 其研究成果對於改善及提升美國交通運輸品質有非常大的貢獻,且與其他國際機構保持相當緊密的合作關係。


http://www.echinanews.com.tw/shownews.asp?news_id=113789

【產業情報】-抓住大陸無線城市趨勢!



  • 2009-07-08

  • 工商時報

  • 【周樹林】





 無線城市概念最早由美國EarthLink公司提出,指在整個城市實現無線網路的覆蓋和服務,提供更快速且隨時隨地上網的環境。由於無線城市具有增進公共服務、優化投資環境、帶動經濟發展的效益,因此受到大陸政府高度重視。


 大陸政府目前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廣州、武漢、青島、揚州、深圳等10個城市推動此項計畫.....[ 詳見全文]



行動高縣 建構WIMAX生活



  • 2009-07-31

  • 工商時報

  • 【高雄訊】





 高雄縣政府積極建構WIMAX無線寬頻網路環境,現階段已涵蓋境內14個鄉鎮,讓80%以上民眾得以享受網路(視訊)電話、行動治安、平衡城鄉數位落差及行動觀光入口網等多項應用服務,預計98年下半年度起再逐步拓展至一般企業、觀光飯店、民宿等,進而落實一般家庭、個人的優質、快速無線寬頻便利生活。


 高雄縣WIMAX無線寬頻網路環境,目前已完成一級機關、鄉鎮市公所、衛生所、國中小學及農漁會等合計2,427線網路電話,除大幅降低人力及財務成本,民眾也能就近尋求最即時的法律及勞工權益諮詢視訊服務;行動治安方面,透過行動掌電設備及車牌辨識系統進行監控,即時記錄、判讀可疑車輛行徑,作為警方佐證及參考依據,而藉由144台砂石車建置監控系統則有效提升特重車輛營運管理與用路安全成效。


 而縣內消防局建置完成16台救火先鋒車即時影像傳輸系統,結合衛星定位與地理資訊系統,即時掌握災害現場,透過網路連線使救災勤務無落差,強化整體救災能力。


 此外,那瑪夏鄉、桃源鄉及茂林鄉等原住民鄉則透過Wi-Fi無線寬頻熱點佈建,將和都會區同享便捷的數位環境及網路資訊服務,知識與資訊取得零距離,未來更藉由電腦教室的成立及遠距教學,促使區域弱勢學生也有公平發展機會。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content/0,4993,11050703+122009073100314,00.html



兩岸資服交流會議 圓滿落幕















為協助國內資訊服務業者拓展大陸及國際市場,由經濟部工業局指導,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中華軟協與台北市電腦公會所共同主辦的「兩岸資訊服務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日前落幕,在兩天密集的交流後,雙方共簽署五項重要的合作協議,正式開啟兩岸資訊服務產業交流序幕。


此會議共邀集兩岸產、官、學、研超過450位專家參加,資策會除了結合業者力量與南京市簽署未來五年對台商採購1億美元協議外,論壇活動期間更進行兩岸商機媒合會。其中東軟集團,軟通動力及中創軟件等公司與台灣神通公司及精誠資訊等超過2家公司進行媒合,同時成功簽署67份合作意向書,成果輝煌。


簽約雙方均約定將至雙方公司互訪,進一步落實雙方資訊服務與產品的合作,以整合雙方優勢,共同開創商機。此外,日資策會分別再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北京軟通動力信息技術公司、蘇州物流公司及山東中創軟件工程公司共同簽署四項合作協議。


此外,此次活動安排此次兩岸資訊服務產業交流會議,針對「產業信息化」、「醫療照護服務業」、「製造業」、「物流運籌業」等兩岸具有合作利基的資訊服務應用領域,舉辦分組會議,深入探討兩岸不同領域之資訊服務產業發展狀況與合作模式;同時會議中亦安排商機媒合會,讓兩岸業者藉由一對一的洽談,尋求合作商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兩岸資服業者能有更進一步的實質合作計畫,共創兩岸業者互利共贏的局面。(鄒淑文)


【2009-08-03/經濟日報/D4版/兩岸商機】



http://udndata.com/ndapp/Story?SearchString=aWQ9NDk5Mjk0OQ%3D%3D&no=1&page=1&sharepage=1&select=1&article_date=2009-08-03&news_id=499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