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8日

行的延伸--Telematics發展機會與策略分析

Telematics產業主要涵蓋資訊、通信、汽車電子與數位內容科技應用,並滿足人、車、路、生活行動需求之智慧型服務。Telematics產業技術 包括車用微處理器、顯示裝置、儲存硬體裝置、無線通訊、車輛區域無線網路、人機介面、軟體平台等,亦是主要汽車電子廠、車廠、資通訊大廠研發方向,能經由 衛星定位、無線通訊及車輛安全警示等裝置與客服中心連線,提供一般車輛及人員有關防盜保全、緊急救援、道路指引等服務。

車載資通訊服務產業的動態導航與導引可以降低道路擁擠所產生的延遲成本與空氣污染;旅遊景點可以帶動觀光旅遊業的發展;車輛事故的資料之統計分析可以作為 保險費率的計算標準;車隊管理系統可以降低車路管理成本並提高經營效率。這些服務衍生的效益從原本的汽車產業走向以服務為主的移動服務平台在未來會改變人 類交易或生活的行為模式。根據TRG資料庫顯示,2004年車載資通訊整體市場總值為55億美元,2010年為220億美元,車載資通訊服務市場從 2004年21億美元成長至2008年的144億美元,關連產品與服務產值逐年成長。

建置車載資通訊服務系統的重要性是創造一個有價值平台,提供差異性的服務作為產業發展利基,因為車載資通訊服務系統多屬汽車電子產品,而汽車電子產品重視 耐候性、耐震性、可靠性等,所有汽車電子的產品皆須經過嚴苛的環境測試,並取得認證始可成為標準配備具備結合消費性與汽車電子的特性,台灣消費性電子廠商 多缺乏汽車電子產品的設計經驗,設計應用與汽車電子產品形成明顯差異性。

根據工研院IEK研究結果,由於Telematics產品多樣化,台灣上中下游技術關聯產業齊全,最具發展機會,台灣可藉由類似「TOBE」初具雛形的車 載資通訊服務平台作為基礎、推展以華人內外銷為主的車載資通訊服務產業。台灣Telematics產品發展出現幾個亟待解決的課題,可分為技術面、市場面 兩種,若能適時調整或解決,未嘗不是發展的契機。
技術面:台灣Telematics產品尚缺乏統一的系統標準,產品不相容及客製化發展,導致成本 仍然高昂。Telematics產品因其愈趨複雜的操作介面,需要發展語音辨識等人機介面與服務系統以維護駕駛安全性,除台灣IBM等公司外,研發腳步緩 慢,台灣軟體人才眾多,應有發展機會。台灣雖然對車輛無線通信網路基礎建設不足,而積極進行無線寬頻建設與數據通訊整合應用,無線通信產業發達且個人通信 密度極高,可藉此提升車輛行動無線通訊速度與降低通訊成本。

市場面:台灣Telematics車載影音娛樂等硬體產品、數位電視‧廣播、車輛定位與衛星導航服務,甚至電子收費與銀行扣款或車輛資訊付費服務正值萌芽 期,而屬於異業結合的Telematics產品服務,產業供應鏈整合與分工,Telematics產業營運模式(Business Model)與服務網路(Service Network)建立等,應有創新價值與建立營運服務的機會。

原文連結:
http://www.itis.org.tw/pubinfo-detail.screen?pubid=29635400

  • 作  者: 蕭瑞聖
  • 產出單位: 工研院IEK系統能源組
  • 產業領域: 運輸工具
  • 出版編號:ITRIEK-0453-S406(94)
  • 出版日期:2006/01/06
  • 紙本定價: $450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