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三網融合,美國總是第一個被想起的國家。在三網融合方面,美國是最早起步的國家之一,而且是執行得最徹底的國家。那麼,融合之後,傳統的電信企業究竟生存現狀如何?擺在我們眼前的事實並不樂觀。但所幸的是,美國電信企業在融合之初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同我國大為不同,所以國內的通信企業大可不必因為美國同行的遭遇而傷懷。但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能夠從中發現一些後融合時代的危機和難題,未雨綢繆。
壁壘破除,壓力頓增
美國的自由之風向來為世人所稱道,然而也正是因為太過崇尚自由,美國的電信和有線電視(即廣播電視)行業早早就進入了混戰期。而這種混戰局面所帶來的不僅有政府所希望的服務提升、資費下降等好景,同時也引發了因競爭過激而帶來的耗損嚴重現像。於是乎,十幾年前還足以令各國同行望其項背的美國電信企業,近年來逐漸被別國的企業所趕超。而美國電信業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並非政府和管制機構倡導開放時所持的初衷。
1996年,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簽署新電信法時宣稱:“我們要創建一個開放的市場,在這裡,競爭和創新將與光速同行。”但是,事與願違,美國電信行業並沒有完全按政府設想的軌跡走下去。1996年電信法的宗旨是:鼓勵競爭,鼓勵各部門融合發展;進一步開放電信市場,放寬外資進入美國電信市場的限制,更鼓勵美國公司進入外國市場。鋻於此,1996年新電信法進行了兩大實質性改革:一是開放本地電話市場,允許各小貝爾公司和一些長途電話公司相互進入對方的領域;二是打破電信、信息和有線電視業的界限,推進通信信息業的融合。這標志著美國電信與信息業進入全面競爭時代。
新電信法實施後,在美國電信市場中如雨後春筍般的湧現出許多新公司,看上去,市場上似乎有足夠多的競爭者,行業一片繁榮,但是,危機的根源也因此埋下,青睞競爭的美國政府在當時並沒有預見到這樣的前景:許多公司為了減少競爭對手的數量,會通過收購來達到目的。
1996年以後,對於國外電信運營商對美國電信市場的滲透,FCC也不再持排斥態度。對於風起雲湧的電信業的兼並收購浪潮,FCC並不過多地加以阻撓。這種極度放松的管制政策帶來的結果是:兼並和收購的熱潮在美國電信業中日漸高漲,兼並額度屢創紀錄。數百家與貝爾競爭的公司迅速誕生又迅速消失,最終能存活下來的少之又少,就連貝爾七兄弟也由於互相兼並隻剩下了新AT&T(原西南貝爾)、Verizon和Qwest三家,而之前的巨無霸老AT&T也逃脫不了被收購的命運。
對此,FCC前主席邁克爾‧鮑威爾也承認:“對於這個行業的問題,政府要承擔部分責任。”他說,“FCC在過去可能犯了錯誤,因為它實際上鼓勵了大量小公司的產生。我們相信,這個市場並不需要自然壟斷,而且這個市場可能具有競爭性,這種看法並沒有錯,但是我認為,在這個市場能多快及多大程度上變得具有競爭性方面,我們過去的看法有點過頭了。”
電視巨頭,來勢洶洶
目前看來,美國電信巨頭之所以發展速度遠遠不如其他國家的電信企業,其主要原因是電信巨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不佳。一方面,完全開放的環境造成了電信企業間的火並,而另一方面,美國的有線電視企業向來根基穩固,硬件出色,因此在其獲準進入電信領域後,給電信企業帶來了非常大的衝擊。
在美國,有線電視企業的Cable modem是美國家庭寬帶接入的主要手段之一,這為有線電視後來在電信業務領域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話音方面,有線電視作為後來者積極發展VoIP業務。如今,美國成為世界上VoIP發展得最為蓬勃的地區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占據VoIP市場主要位置的是有線電視運營商而非傳統電信運營商。有線電視運營商經營語音業務的最大優勢就是用戶能夠在一家提供商那裡獲得視頻、數據和話音的集成服務。這不僅方便了消費者,也降低了用戶流失率。相比之下,傳統電信運營商在很長的時間裡隻能提供數據和話音服務。
在寬帶方面,有線電視運營商也給了電信企業重重的一擊。憑借其強大的內容資源優勢,有線電視企業在爭搶寬帶用戶的爭奪戰中始終保持不俗的業績,甚至一度壓制了電信企業的發展。有數據顯示,在2004年第三季度以前,有線電視企業發展寬帶用戶的速度一直比電信公司快。而後,由於電信企業也采取了較大的推廣力度,電信企業的新增寬帶用戶數有所增長。但由於AT&T、Verizon等巨頭此後忙於升級網絡,有線電視公司在爭搶用戶的較量中又占了上風。以2008年第三季度為例,僅Comcast一家有線電視公司就獲得了38.2萬的新互聯網用戶,比AT&T、Verizon和Qwest三家電信運營商獲得的新用戶之和還要多。
美國電信運營商和有線電視公司在發展新用戶時的戰略大相徑庭。AT&T和Verizon公司的戰略都是選擇高端用戶和大城市,推廣與IPTV相捆綁的高速互聯網服務。這樣做固然可以獲得一部分有價值的客戶,但卻相當於將大批中低端用戶拱手讓人。而美國的有線電視公司一向以更高的傳輸速率作為賣點,從而成功地獲得了更多用戶的青睞。
不過,美國電信巨頭的情況並不是一味地糟糕。AT&T和Verizon都投資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在全美展開轟轟烈烈的光纖網絡與視頻網絡部署計劃。隨著運營商推出全新的交互式視頻業務、網絡電視及手機電視,業內分析師預測光纖電視將有一個長期的、巨大的市場增長。
從網絡能力及業務滲透方面來說,Verizon的FiOS電視可說是全美迄今為止最成功的IPTV業務了。FiOS對傳統的有線電視運營商造成了很強的衝擊,從他們那裡奪得了超過30萬的電視用戶。AT&T的U-verse業務部署比FiOS稍晚,但用戶增長也十分迅速。
如今,憑借強大的網絡和後期內容的發展,美國的電信企業在同有線電視企業的競爭中已經漸漸扭轉了局面。因此有專家表示,電信運營商比之有線電視運營商的優勢在於他們擁有先進的網絡技術,像HSPA甚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