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5日

[大陸新聞]我國首條汽車動力電池規模生產線投產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上海證券報)


2009 / 08 / 06 星期四 12:14


科力遠投資控股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項目有了新的進展。8月5日上午,我國首條汽車動力電池能量包全自動規模生產線產品在科力遠控股子公司湖南科霸汽車動力電池有限責任公司成功下線,標誌著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從此有了新動力。


  湖南科霸汽車動力電池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8年8月,由科力遠(600478)與超霸科技(香港)有限公司(香港GP)合資創立,並由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控股。


  科霸公司剛成立起點就很高,直接進入電池模塊單元的設計和製造,而不是類似大多數國內企業和機構的單體電池生產,採用了獨創的內連接電池模塊單元設計及技術,完全不同於目前國內混合電動汽車用電池單體的製造技術,極大地提高了電池組集成水平,達到了目前國際最先進動力電池設計技術水平,解決了目前動力電池能量包製造所面對高缺陷率的重大關鍵問題,為產業化掃清了技術障礙。同時,科霸公司建起了我國第一條汽車動力電池能量包的全自動規模生產線,基地第一期建築面積達12000平方米,年生產能力為18000台套鎳氫汽車動力電池能量包。湖南科霸第一套能源包產品下線,這是國內首套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能源包產品下線,標誌著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領域實現了核心技術的突破。


  科力遠董事長鍾發平透露,未來5年內,湖南科霸將快速發展成為我國汽車動力電池領域產業化水平高、技術水平先進、產品應用程度成熟的國際專業汽車動力電池能量包製造廠商,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專業汽車電池能量包製造基地,為全球戰略合作夥伴提供最先進的動力電池能源解決方案,成為全球綠色環保新能源領域的標誌性企業。


http://news.cnyes.com/dspnewsS.asp?cls=index15_totalnews&fi=\NEWSBASE\20090806\WEB1326

2009年8月2日

科專Telematics技術大突破 開啟國際合作新契機

2009/7/31 上午 10:39:50/編輯/謝俊峰 為強化行車安全警訊、動態即時導航、節能、減碳等多元服務,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於7月30日下午1點30分于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2A會議室舉辦「WAVE/DSRC成果發表暨標準技術論壇」,本次會議除發表國內首套自行設計與研發之下世代車載資通訊系統關鍵通訊元件WAVE/DSRC雛型產品,另於該雛型發表同時,將與美國推動智慧型運輸系統領導組織 - 美國加州大學 Berkley 分校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Studies 之California Partners for Advanced Transit and Highways (PATH) 簽訂合作備忘錄,奠定我國發展車載資通訊國際技術合作之基礎。




  工研院自2009年開始執行經濟部技術處的「下世代車載資通訊系統與創新應用服務技術計畫」,著眼於Telematics 創新應用服務、資通訊平台與系統驗證及應用服務示範等技術的研發。目前工研院已掌握IEEE 802.11p,及IEEE 1609 WAVE/DSRC 車載通訊關鍵技術,本次展示的IWCU模組是一個完整的開發平台,未來可技轉此技術給國內外廠商開發車上設備 OBU ( On Board Unit ) 及路側設備 RSU ( Road Side Unit)。IWCU 模組不僅可幫助未來車載資通訊在各種應用軟體的開發、也可發展個人化資訊及安全相關的車載網路服務,並促進電子商務跨入車用環境。




  未來工研院將運用既有的WiMAX Forum應用實驗室(M-Taiwan WiMAX Applications Lab;MTWAL) 基礎建設資源,在新竹院區建置台灣第一個 Telematics Field Trial Campus,並逐步擴大至新竹科學園區,同時結合智慧生活科技之運用,協助廠商測試創新應用服務產品,台灣將成為全球下世代車載資通訊優質行車環境的典範。




  California PATH 致力於研究與推動美國智慧運輸交通,其研究成果對於改善及提升美國交通運輸品質有很大的貢獻。為進軍國際市場,工研院積極尋找國際合作夥伴,希望在技術支援及行銷管道上拓展國際市場,本次與國際知名機構PATH的合作,即是看好PATH在歐美與各大國際車廠的友好關係,將有助於引進我國技術設備在PATH的實驗環境進行實機測試,進一步介紹給世界第一、二級車廠間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加速國內車載資通訊產業進軍國際舞台。




  目前世界各國均將下世代車載資通訊系統的技術研發與產業推動列為國家計畫,例如美國的 IntelliDrive 計畫 (VII,Vehicle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on 之前身),歐盟的 e-Safety 車載資通訊應用整合計畫,日本的Smartway 計畫等,目標在改善行車安全、強調省時節能環保,與提供便利舒適的多元化資訊應用服務。我國也在2005年與2006年行政院連續兩年的產業科技會議 (Strategic Review Board Meeting; SRB) 中,將車載資通訊 (Telematics)列為我國需要重點推動建立的產業,期望協助國內產業成為國際 Telematics 產業鏈中最具關鍵的一環,成為全球資通訊優質行車環境的先進領導者。






科技辭典




1. 車用資通訊系統Telematics




Telematics服務是一種整合的應用,結合資訊、通訊及汽車電子技術,滿足行車環境之各項需求如便利、交通、溝通、娛樂、安全與商務等。Telematics包含車本身、車與車間、車與路人間的智慧化。未來,車內(Smartcar)本身就是一個行動辦公室或住家,將可透過車內網路,操控車用電子系統、車外(Smartway)與外部系統通訊,享受由公部門所建置的智慧運輸系統,以及車載資通訊服務產業提供的各種創新應用服務。




2. 車用環境無線存取技術(Wireless Access for Vehicular Environment,WAVE)




在車載資通訊(Telematics)系統中,IEEE組織為在高速移動的汽車上進行資料傳輸的設備訂了IEEE 802.11p、與IEEE 1609 等標準,又稱為車用環境無線存取技術(WAVE, Wireless Access for Vehicular Environment)。




3. 專用短程通訊技術(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DSRC)




所謂的DSRC技術,乃是利用裝置於路旁的定點通訊感應設備,與車上單元互動進行通訊辨識,來做收費扣款的動作,又稱為專用短距通訊。




4. WAVE/DSRC




以車載資通訊技術而言,全球車用環境無線存取(WAVE) /專用短程通訊(DSRC) 未來將扮演汽車對外通訊的重要角色,可同時進行車輛與路側通訊設備、及車輛間的通訊,其後續發展最受到全球各界的矚目。




關於California PATH




為隸屬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交通運輸研究機構(Partner for Advanced Transit and Highways,PATH)。California PATH致力於研究與推動美國智慧運輸交通, 其研究成果對於改善及提升美國交通運輸品質有非常大的貢獻,且與其他國際機構保持相當緊密的合作關係。


http://www.echinanews.com.tw/shownews.asp?news_id=113789

【產業情報】-抓住大陸無線城市趨勢!



  • 2009-07-08

  • 工商時報

  • 【周樹林】





 無線城市概念最早由美國EarthLink公司提出,指在整個城市實現無線網路的覆蓋和服務,提供更快速且隨時隨地上網的環境。由於無線城市具有增進公共服務、優化投資環境、帶動經濟發展的效益,因此受到大陸政府高度重視。


 大陸政府目前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廣州、武漢、青島、揚州、深圳等10個城市推動此項計畫.....[ 詳見全文]



行動高縣 建構WIMAX生活



  • 2009-07-31

  • 工商時報

  • 【高雄訊】





 高雄縣政府積極建構WIMAX無線寬頻網路環境,現階段已涵蓋境內14個鄉鎮,讓80%以上民眾得以享受網路(視訊)電話、行動治安、平衡城鄉數位落差及行動觀光入口網等多項應用服務,預計98年下半年度起再逐步拓展至一般企業、觀光飯店、民宿等,進而落實一般家庭、個人的優質、快速無線寬頻便利生活。


 高雄縣WIMAX無線寬頻網路環境,目前已完成一級機關、鄉鎮市公所、衛生所、國中小學及農漁會等合計2,427線網路電話,除大幅降低人力及財務成本,民眾也能就近尋求最即時的法律及勞工權益諮詢視訊服務;行動治安方面,透過行動掌電設備及車牌辨識系統進行監控,即時記錄、判讀可疑車輛行徑,作為警方佐證及參考依據,而藉由144台砂石車建置監控系統則有效提升特重車輛營運管理與用路安全成效。


 而縣內消防局建置完成16台救火先鋒車即時影像傳輸系統,結合衛星定位與地理資訊系統,即時掌握災害現場,透過網路連線使救災勤務無落差,強化整體救災能力。


 此外,那瑪夏鄉、桃源鄉及茂林鄉等原住民鄉則透過Wi-Fi無線寬頻熱點佈建,將和都會區同享便捷的數位環境及網路資訊服務,知識與資訊取得零距離,未來更藉由電腦教室的成立及遠距教學,促使區域弱勢學生也有公平發展機會。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content/0,4993,11050703+122009073100314,00.html



兩岸資服交流會議 圓滿落幕















為協助國內資訊服務業者拓展大陸及國際市場,由經濟部工業局指導,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中華軟協與台北市電腦公會所共同主辦的「兩岸資訊服務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日前落幕,在兩天密集的交流後,雙方共簽署五項重要的合作協議,正式開啟兩岸資訊服務產業交流序幕。


此會議共邀集兩岸產、官、學、研超過450位專家參加,資策會除了結合業者力量與南京市簽署未來五年對台商採購1億美元協議外,論壇活動期間更進行兩岸商機媒合會。其中東軟集團,軟通動力及中創軟件等公司與台灣神通公司及精誠資訊等超過2家公司進行媒合,同時成功簽署67份合作意向書,成果輝煌。


簽約雙方均約定將至雙方公司互訪,進一步落實雙方資訊服務與產品的合作,以整合雙方優勢,共同開創商機。此外,日資策會分別再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北京軟通動力信息技術公司、蘇州物流公司及山東中創軟件工程公司共同簽署四項合作協議。


此外,此次活動安排此次兩岸資訊服務產業交流會議,針對「產業信息化」、「醫療照護服務業」、「製造業」、「物流運籌業」等兩岸具有合作利基的資訊服務應用領域,舉辦分組會議,深入探討兩岸不同領域之資訊服務產業發展狀況與合作模式;同時會議中亦安排商機媒合會,讓兩岸業者藉由一對一的洽談,尋求合作商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兩岸資服業者能有更進一步的實質合作計畫,共創兩岸業者互利共贏的局面。(鄒淑文)


【2009-08-03/經濟日報/D4版/兩岸商機】



http://udndata.com/ndapp/Story?SearchString=aWQ9NDk5Mjk0OQ%3D%3D&no=1&page=1&sharepage=1&select=1&article_date=2009-08-03&news_id=4992949

2009年7月30日

工研院 攻車用資通訊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工研院今(30)日將發表國內首套、符合國際車用短距通訊標準的次世代車載資通訊系統雛形產品,並與美國推動智慧型運輸系統的知名機構加州PATH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進軍國際車用資訊系統的市場。



看好次世代車用資訊系統市場的應用商機無窮,除神達、華創車電、東訊、威思邁、遠傳等廠商有意投入;連鴻海都特別成立「汽車產業發展委員會」,由執行長馬文雄領軍,積極評估投入此市場的可行性。


次世代車用資訊系統是近來歐美和日本等國的開發重心,目標都在改善行車安全、強調省時節能環保,以及提供便利舒適的多元化資訊應用服務。


傳統的車用資通訊系統,是以封閉式或利用手機的方式提供影音、娛樂、導航、緊急救援等功能。次世代的車用資通訊系統,主要以車間(V2V)、車與路側單元(V2R)的專屬短距通訊,強化行車安全警訊、動態即時導航、節能、減碳等多元服務。



【2009/07/30 經濟日報】

史上最大規模,政府眷顧了文創產業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aspx?go=cover&ser=15190


2月下旬,總統馬英九鎖定六大新興產業為台灣未來發展主軸。半年來,除了迎接陸客的觀光業,外六大新興產業中引起最多討論、活力也最旺盛的,恐怕就是文化創意產業了。




文創產業正在各個角落散發新活力


請注意八月份遠見雜誌...

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示範基地在穗揭牌成立

http://www.cartronicsasia.com/itcar/IndustryNewsDetail_Skeleton.asp?index0=31446


由廣州開發區管委會主辦,廣州北斗大三通導航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國家唯一的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示範基地揭牌儀式於2009年7月18日上午在廣州科學城隆重舉行,這標誌著國內唯一的衛星導航產業基地正式成立。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王珣章,中國導航衛星領域首席專家、導航衛星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範本堯,廣東省信息產業廳廳長溫國輝、廣州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蘿崗區委副書記、區長石奇珠,廣東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工商聯合會、廣東省總商會副書記、巡視員陳海燕,第十屆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示範基地主任、廣州北斗大三通導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秋城共同為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示範基地揭牌。


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應用協會會長(國家測繪局原副局長)常志海,中央廣東省委巡視辦公室主任王曉超,廣東省科技廳紀檢組長邱東強、廣州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蘿崗區委副書記陳曉華,廣東省政協副秘書長杜重年,廣東省人大常委、民革廣東省委副主委趙政,廣東省政協常委劉紀顯,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會長孫雄,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彭說龍,中國宇航學會衛星應用工作委員會主任吳繼雲及來自廣東省、廣州市、廣州開發區各有關部門的領導,宇航協會、第二代北斗辦、中國航天航空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的專家教授,廣東省衛星導航行業協會、廣東省現代信息服務行業協會、廣東省軟件行業協會、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的企業代表,社會各界有關人土等共200多人出席了揭牌儀式。


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專項管理辦公室項目負責人張春領,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應用協會會長、國家測繪局原副局長常志海,中國導航衛星領域首席專家、導航衛星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範本堯,廣東省衛星導航行業協會會長葉永誠為本次揭牌活動致辭。廣東省科技廳黨組成員、紀檢組長邱東強宣讀了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的賀信。


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示範基地承建單位廣州北斗大三通導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秋城匯報了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示範基地從發起到籌建的工作,衛星導航產業基地的建設任重而道遠,當前的建設情況和發展規劃,希望政府領導、專家學者和兄弟企業都來關注示範基地的建設,參與示範基地的建設,借示範基地的平台精誠合作,整合行業資源,一同開創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新局面,努力打造基地品牌。


廣州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蘿崗區委副書記、區長石奇珠代表本次揭牌儀式的主辦單位發表講話,他表示作為全國唯一的省級衛星導航基地--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示範基地落戶科學城,這是廣州開發區的一件大喜事,也是衛星導航業界的一件盛事。衛星導航產業是國家日益重視的一個新興產業,是利國利民的戰略性產業。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示範基地的成立,將為行業資源的整合,投資力量的積聚提供一個有效的平台,將有力推動我省衛星導航產業發展。示範基地落戶廣州科學城,我們有責任、有信心把它建設好。示範基地在正式啟動後,要發揮主要建設企業多年來的運營經驗,尤其要注重開拓創新,建立基地建設可持續的發展機制。要構建以企業為主體、新型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應用技術研發機構進入企業,促進企業與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要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建立和完善促進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市場交易和法律服務平台。要加速技術標準的統一,引導各企業創製省級和國家標準,支持基地企業在標準制定、開發、應用方面形成合作聯盟。要樹立品牌優勢,以塑造自主創新的企業及其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國際品牌為目標,鼓勵基地企業開展「自主創新、民族品牌、產業報國」活動。要優化人才服務環境,發揮領軍人才的示範作用,樹立基地優秀企業家和優秀創業者的良好形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將示範基地建設成為自主知識產權不斷湧現、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創新創業人才輩出、創業投資活躍、信用秩序良好、基礎設施完善、資源集約利用、環境清新優美、文化氛圍濃郁的全國一流科技園區。


廣東省信息產業廳廳長溫國輝對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示範基地正式掛牌表示衷心祝賀!溫廳長指出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技術提供的時間、空間信息作為現實世界的基本信息,能夠滿足人們對位置信息服務的需求,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動化、高效益等顯著特點被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航海、測量、勘探等諸多領域,其作用的重大及應用領域的廣闊是前所未有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其應用前景是無限的。


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王珣章代表廣東省政協,也代表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示範基地專家顧問委員會的專家,對示範基地推動產業發展,產生社會效益做出了預測,對基地如何建設提出了指導要求。


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示範基地坐落在有「歐洲之城」美稱,代表廣州未來的廣州科學城,是由廣州北斗大三通導航科技有限公司發起,經廣東省信息產業廳批准成立的國家唯一省級衛星導航產業示範基地。基地由廣州開發區信息化辦公室授予廣東伽利略衛星導航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管理建設單位。2007年7月,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示範基地經廣東省、廣州市、廣州開發區管委會領導批示開始組建,2007年11月成立廣東伽利略衛星導航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申報單位,2008年6月建立示範基地籌建辦進駐廣州科學城創意大廈辦公,2009年7月18日正式掛牌運作。基地管理委員會作為管理機構,下設產業發展中心、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衛星應用數據信息中心、衛星導航培訓中心、衛星導航產品檢測中心和專家顧問委員會。基地聘請邀請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王珣章先生擔任專家顧問委員會主任和首席顧問,聘請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沙振權先生、廣東省廣泓資產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孫雄先生等擔任高級顧問。在3到5年內,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示範基地將構建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的衛星定位導航技術共享平台與支撐體系,為衛星導航產業提供研發項目、人才交流、教育培訓、標準制定、評測認證、產品檢驗、信息管理、研發測試、戰略研討等諸方面的服務和引導。開展關鍵技術與基礎產品的研發,研究新的應用領域和運營模式以及盈利模式,積極參與制定國家衛星導航技術標準、「北斗二號」技術體系。建成廣東省衛星導航專業企業孵化器,引導基地內的企業開展科研開發和綜合技術服務,積極發展國內外相關機構的關係與合作,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產業基地的長遠規劃是經濟規模實現全國第一,佔全國衛星導航行業份額超過50%。


基地建設單位廣州北斗大三通導航科技有限公司創建於2000年,是一家集軟硬件開發、生產、銷售、運營和服務的綜合型企業。是中國衛星導航應用產業最早的企業之一,是目前廣州市唯一產業化的衛星導航應用企業,是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現代信息服務高新技術「雙軟」研發企業,是集技術開發、產品製造、運營服務於一體的專業化企業,是中國衛星定位導航產業發展歷程中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企業。公司成立以來,在董事長林秋城的領導下,不斷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努力打造創新優勢,創造產品和服務價值,大力塑造「大三通」品牌,建立了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示範基地及衛星導航技術公共平台,擁有全國400多家代理經銷商,2000多個運營中心和20多萬客戶,受到了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社會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


相信在各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行業協會、兄弟企業、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下,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示範基地的建設一定會蒸蒸日上,為廣東省乃至全國衛星導航事業的蓬勃發展做出貢獻!


新聞來源:51GPS世界網


InsertText

中國大陸2009年新車總體需求量將突破1150萬輛

http://www.cartronicsasia.com/itcar/CartronicsNewsDetail_Skeleton.asp?index0=31470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部主任徐長明日前在北亞車市舉辦的「汽車市場半年預測分析會」上表示,中國大陸乘用車市場上半年出現了明顯的結構性成長,小排量和低價位車銷售強勁回升,成為拉動上半年大陸車市增長的主要動力。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599.08萬輛和609.88萬輛,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5.22%17.69%。其中,乘用車產銷分別為441.89萬輛和453.38萬輛,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0.96%25.62%。而據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勇表示,16月份,美國汽車銷量為481萬輛,跟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5.1%



據統計,受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利多因素影響,排量在1.0L以下的乘用車增加了44.6%1.0L1.6L車型增加了52.7%2.5L以上車型則下降了15%2.0L2.5L車型下降了1.8%。從價位上看,10萬元以下車型銷售增長了42.8%10萬~15萬元車型銷售增加了38.8%25萬元以上車型銷售則減少了14.1%



持續利多政策出台 推動二手車市場銷售



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認為,從2008年底以來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汽車消費鼓勵政策,是讓2009上半年車市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並且將延伸至下半年。因為除了「汽車下鄉」、「汰舊換新」等政策之外,包括《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修訂稿)、《二手車鑒定評估標準》、《二手車企業准入條件》等政策,也即將在完成規劃之後正式出台。



羅磊表示,在行業監督機制方面,新《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將規定:由汽車行業組織建立汽車品牌銷售和服務網絡預警機制;健全汽車品牌銷售信息統計系統,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相關情況和提出建議;協調解決汽車供應商、品牌經銷商的交易糾紛;工商、商務部門制定授權經營合同示範文本;商務、工商部門制定技術規範。



至於在二手車相關政策方面,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作法,但是就政策而言,將透過建立二手車鑑價制度與出台汽車消費信貸政策,不僅減少二手車交易可能衍生糾紛,也確保二手車市場運作可列入制度管理,帶動汽車產業邁向正向消費循環。



20090730 中華汽電網/劉文程 台北報導】

紐約警察愛用NISSAN Altima油電警車

AUTONET記者:Diane Wu(07/31/2009)








在美國各大城市你經常可看到油電計程車和油電巴士的蹤影,但是紐約客注意了,美國最大的警局NYPD決定要以40輛NISSAN Altima油電車來取代現有的汽油車,而這40輛油電車也將成為第一批用來當作巡邏車的紐約警車。










全新的Altima油電車的價格比現在紐約警局使用的CHEVROLET Impala要貴1500美元,但紐約市長Michael Bloomberg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透過所節省下的油費,這些油電警車很快就會賺回本,接下來就能為納稅人省錢,這再次展現環保不只能改善生活環境,更可以為我們節省開銷,」Bloomberg說。




這些油電警車的主要任務是在市區內巡邏,若把紐約市當作舞台,Altima和Impala的勝負很快就揭曉,兩台車在市區內的油耗表現分別是35mpg和16mpg。紐約警局計畫要先觀察油電警車的表現,一年之後再決定是否要擴大油電車計畫。




不過對許多老美來說,在路上看到「油電」警車事小,反而是「進口」警車還是史上頭一遭。在美國車廠力圖振作之際,紐約警局決定採用外國車廠的汽車,自然必須承受輿論的臆測與批判,部分觀察者最想知道的是NYPD不用FORD Fusion油電車,反而選擇NISSAN Altima,是否有其特殊的原因?

2009年7月27日

披上Tiida外衣現身!NISSAN全新量產電動車底盤大公開

AUTONET記者:蔡致堅(07/28/2009)


http://www.autonet.com.tw/cgi-bin/view.cgi?/news/2009/7/a9070698.ti+a2+a3+a4+a5+b1+/news/2009/7/a9070698+b3+d6+c1+c2+c3+e1+e2+e3+e5+f1


已經在日前正式發表的MITSUBISHI iMiEV,在今年將生產1400輛,2010年全面總計產量為5000輛,這雖然是車廠首度進行電動車的量產計畫,如果與喊出2010年在日本與北美總計量產5萬輛的NISSAN相比,似乎就顯得小兒科,而即將在8月2日正式發表的NISSAN電動車,雖然在2010年才要開始販售,但原廠卻等不及先做曝光,以廠照來看…根本就是Tiida的電動版!


為了能提前創造話題,NISSAN於日前正式公開裝載全新電動車專用底盤的試裝車,基本上就是採用Tiida的車殼,但為了彰顯電動環保科技的特性,且又無須裝置傳統汽油引擎,因此在水箱護罩造型下了功夫,只需將廠徽掀開,就是Plug-in的充電插座。估計車身尺碼為4150×1750×1530mm、軸距2700mm的電動車,比起MITSUBISHI iMiEV要大上一號,並使用FF前驅模式,車頭則放置驅動馬達,鋰電池則為於底盤上頭。




而這具電動車專用的底盤平台,在NISSAN規劃下可依照需求打造成任何車型,主要是機械結構比起傳統內燃機汽車或Hybrid更簡單,因此能以相同底盤創造出四門房車、五門旅行車、商用貨車甚至跑車。另外攸關駕馭的驅動馬達為NISSAN所自行開發,擁有80kW/280Nm(108.8hp/28.6kgm)的輸出功率實力,而總容量24kWh的薄型鋰電池每充一次電具有160公里續航力,變速系統則採用CVT無段變速箱。




此外,NISSAN也導入先進的IT技術在這輛電動車上:




續航區域顯示-按下按鍵後,可從衛星導航螢幕顯示續航力範圍,同時針對導航目的地設定後,出現圓形圖案來顯示行駛範圍。




充電站資訊自動更新-可和衛星導航系統結合,顯示車輛周邊最新充電站資訊。




定時功能-可事先設定空調啟閉與充電時間,除了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費,也可給駕駛人最舒適的環境。另外藉由定時充電的設定,也能節省夜間充電的費用。




EV遙控監測功能-在駕駛人離開車輛後,可利用行動電話或網路監測電池充電情況,並可從行動電話與網路操作充電啟閉、空調定時設定,且當電池充飽電後還會自動寄發電子郵件給駕駛人。




雖然NISSAN的電動車計畫預計在2010年才啟動,但原廠也決定在8月2日正式發表量產車型,雖說是以Tiida為基礎,也有不少零組件共用,但為了做出區隔,NISSAN還是會在設計上下功夫,至於屆時量產版電動車長相如何,敬請鎖定AutoNet的後續報導。


底特律動物園改開油電版園車

AUTONET記者:Diane Wu(07/27/2009)









底特律動物園協會在星期四表示,他們決定將底特律動物園內員工專用的出勤車,換成省油環保的太陽能或油電車。動物園的員工需要使用這40輛的迷你小車,在125英畝大的園區內輸送機器和人力。據悉,改使用節能車款,平均每年能有效減少450磅的二氧化碳廢氣排放量。










新版園車也會應用常見於油電車的煞車充電系統,每當踩煞車時,就能產生能源。而太陽能板則是直接將陽光轉換成電力,減少一般需要使用插座充電的機率。這是底特律動物園持續「綠化」的過程之一。「改用環保節能車款,我們不但能節省能源、金錢,又能為環保盡一份力,」動物園負責人Ron Kagan表示。




底特律動物園協會為求全力完成「綠化園區」的使命,特別成立了一個環保小組,加強保育環境和教育員工和訪客的成效,讓大家更明白如何才能降低對環境的傷害。將園區內的主要交通工具變成節能車,更是相當關鍵性的一步。底特律動物園協會是非營利組織。

2009年7月24日

首批北京製油電混合動力巴士即將在北市營運!

【 AUTONET 盧佛青 】


AUTONET汽車日報



不久前,由台灣三陽汽車與廈門金龍汽車合資建立的「三陽金龍」汽車,以零組件引進的方式在台灣組裝成車,並且由台北中興大業巴士購買成為「忠孝新幹線」低底盤公車,成為中國巴士品牌首家進軍台灣客車市場的品牌,但日前首批中國製油電混合動力巴士,即將在台北市聯營公車上路營運。



根據最新消息指出,由原本就已經代理打造韓國 DAEWOO客車的屏東成運汽車,接受台北市政府交通局轉營之大都會客運委託,訂購首批北京汽車集團旗下「北汽福田」汽車製造的75輛「歐V油電混合動力公車」引進台灣市場,這項採購合約日前已經正式簽訂,預計最快2010年二月份由北汽福田生產並由屏東成運汽車打造車身的歐V油電混合動力公車,即將正式服務大台北聯營公車。



成運公司總經理吳忠錫在簽約儀式上表示,成運代表台北市政府到採購替代能源客車,而這批歐V油電混合動力客車,已經在率先於廣州市公車上營運近二年,而北京市公車今年也將有為數八百輛歐V油電混合動力客車上路,而這批油電混合動力客車也完全符合台灣現行法規歐盟四期大客車環保法規,日前北汽福田汽車發言人趙景光也證實這項消息。



根據北汽福田汽車表示,歐Ⅴ油電混合動力客車是中國最早量產的混合動力客車,每輛車年均可節省消耗柴油約7700L,單位行駛里程的排放氮氧化物與懸浮微粒的排放量分別比傳統柴油公車降低27%與19%,另外車上所搭載的高效能電池壽命達八年,北汽福田表示這款油電混合動力巴士,在定速50km/h的情況下,車內噪音僅70dB。



另外,北汽福田歐V巴士,原廠提供6113與6123等二種車型,均搭載美國EATON混合動力系統、CUMMINS共軌柴油引擎與電動馬達系統,更具備煞車能量回收並可儲存爲電能,與單純搭載同排氣量共軌柴油引擎的傳統燃油客車相比,加速時間可縮短20%,依照中國質量中心公佈的測試結果顯示,每公升柴油平均可行駛3.53km的距離。



此外,北汽福田歐V油電混合巴士6113車型,車身尺碼為11400×2540×3150㎜,軸距為5650㎜,安全極速大於80km/h,而6123車型車身尺碼為11400×2540×3150㎜,軸距為6150㎜,兩款客車同樣搭載美國CUMMINS共軌柴油引擎,原廠代號為ISBE185 32,最大馬力可達到185hp/2500rpm,峰值扭力為71.3kgm/1500rpm,排氣量為5883c.c.。


http://tw.autos.yahoo.com/auto_information_article2/url/d/a/090630/4/2s9q.html

2009年7月23日

風神S30安全篇:東風風神打造全方位人車安全

2009年07月23日 09:49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索智濤)


  自上海國際車展全球首發之後,東風風神S30的全面優勢引發了越來越強烈的市場期待。作為其5大設計準則之一,基於"人性、自然、科技"的造車理念而提出的SAFETY@DFPV(即 Duty For People & Vehicle )全面安全理念,強調以人為本,全方位保護"人、車 "安全,打造出中級轎車的安全新境界。


  SAFETY@DFPV 彰顯了東風風神作為企業公民的高度社會責任感。東風風神認為,全面安全理念包括SAFETY @Duty(安全環境企業責任)、SAFETY @People(人身安全防護)、SAFETY @Vehicle(車輛安全防護)三大部分,這正是SAFETY@DFPV安全理念的基石。


  SAFETY@Duty :以提升安全境界為己任


  安全永遠是一套綜合性的、完整的解決方案,並不僅僅是通過產品技術的改進就能夠達到,更要樹立以人為本、尊重生命、不斷提升安全境界為己任。在東風風神看來,SAFETY@Duty意味著通過汽車安全技術的研究發展、對交通安全意識的傳播、以及對行車安全的服務支援,為用戶創造舒心、自由的安全環境。


  對安全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在發展安全技術層面的企業職責上,東風風神始終關注汽車安全的各種動向,致力於推動汽車安全科技的研發和應用。在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防護系統方面,東風風神致力於開創性的開發安全保護系統,宗旨是增進汽車內外人員的安全性,使駕駛更為輕鬆和有趣。同時,東風風神關注能夠預測和防止事故發生的技術,幫助駕乘者避免事故發生。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汽車已經進入了越來越多的家庭。東風風神認為,同先進的汽車安全技術一樣,駕駛者的安全意識與正確的駕駛行為是安全行車的根本保障。東風風神也將促進中國消費者汽車安全意識作為自己今後的重要職責,致力於成為宣傳安全理念的先鋒。


  東風風神相信,安全不僅僅通過汽車硬體的靜態能力來實現,在這個資訊時代,動態化的安全資訊幫助亦將會發揮重要作用。東風風神將不斷發展車載通信資訊服務(Telematics)為用戶提供動態化的安全幫助。在這個系統建設中,用戶只需要通過車載Telematics服務平臺,即可方便地了解到實時路況資訊,也可以實現動態導航,尋求安防救援,得到遠程車輛安全診斷等等快速便捷的功能,為用戶帶來理想的安全駕乘體驗。


  SAFETY@People :人本科技的安全保障


  無論何時何地,以人為本的人員安全防護都是汽車生產廠商應該考慮的首要問題。為了達到更為理想的安全狀態,駕駛者和車輛之間必須一直保持無間斷的互動性,並且這種互動性同時能夠適應各種環境。東風風神在發展這種"人機對話"概念的基礎上,提供了一個全球性的人員防護綜合安全解決方案--遠離傷害、阻止傷害、減小傷害,並將各种先進和成熟的安全技術應用到其中每個層面。


   1. 全副武裝 遠離傷害


  在危險來臨前,風神S30會通過多種警告傳達形式,提醒駕駛者注意駕乘行為存在安全隱患;通過新的設計或安全技術,自動幫助駕駛者提供解決方案。


  能令駕駛者與風神S30實現無間斷"人機對話"的核心是 I-CIS Intelligent-control integrated system)智慧集成控制系統。電子設備在汽車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各電子設備間的數據通訊變得越來越複雜。I-CIS控制系統可以在整合這些離散的電子模組功能的同時,實現更多的人性化功能。如車輛碰撞後,通過氣囊電腦給予的信號,I-CIS系統會對車輛自動解鎖,以方便乘員逃生;車窗延時控制,拔下鑰匙後一分鐘內,仍然對車窗控制系統供電,方便鎖車後發現車窗未關的用戶通過按鍵直接關閉。遙控信號通過I-CIS處理還可以實現遙控尋車功能,同時若車門未關好,燈光系統不予反應,提示車主車門未關,而在車速超過10km/h時,則會自動落鎖,遙控解鎖距離更高達15米。該系統的雨刮保護功能,使得雨刮受到足夠大的阻力時,讓雨刷停止工作20秒後再次供電,若雨刮中夾入砂石,該功能可避免雨刮啟動刮傷前風擋。


  為了讓駕駛者遠離傷害,風神S30設計時追求更加開拓的視野,前方視角達到22.7°,比目前市場上主流車型平均20.6°的視角都寬闊許多。開拓的視野設計不但讓駕乘者的心情更加愉悅,也使駕乘者全方位掌握路況資訊,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雙後霧燈及雙倒車燈設計亦為遠離傷害考慮,可在提升車輛檔次的同時,為後方提供更充足的提示信號,而同檔次車輛多為單後霧燈、單倒車燈設計。第三制動燈在車頂部,提早預告後方車輛減速,避免後方車輛追尾;帶轉向燈的車外後視鏡,便於兩側車輛把握您的轉向資訊,提前作出判斷。


  四探頭倒車雷達的應用,可幫助駕駛者躲避後方障礙物,避免發生碰撞。即使駕駛經驗不足,也能在警示聲提示下放心地將車停放入位;一旦進入危險距離範圍內,警示聲將提醒駕駛者安全操作。


  2. 多重輔助 阻止傷害


  風神S30在司機不能迅速的對風險做出反應時,能提供必要的輔助,安全地幫助駕駛者度過風險階段。


  風神S30選用德國大陸特維斯SABS公司帶EBDABS系統,可以自動偵測各個車輪與地面的抓地力狀況,將剎車系統所產生的力量適當地分配至四個車輪。當遇緊急情況剎車時,EBDABS動作之前就已經平衡了每個輪的有效地面抓地力,防止出現甩尾和側移,並縮短汽車制動距離。憑藉先進的制動效能,該系統被各大汽車品牌如福特福克斯、大眾途安等廣泛採用。


  在制動方面,風神S30採用用了四輪碟剎,前後盤式制動,提供更好的制動效果,剎車更精確,同時剎車盤不會過熱。同時採用了X型管路的制動系統,故障率低,並且當其中一個管路故障時,剩下的一條管路仍可提供50%的剎車力道,為度過險情提供足夠保證。


  3. "太極"車身 減小傷害


  如果意外來臨時安全風險最終無法避免發生,科學設計的車體結構、安全氣囊等組成的被動安全防護體就顯得尤為重要。 風神S30 借鑒太極"剛柔並濟,運化無方"的理念, 設計出了 具有柔性吸能區與剛性乘員保護區的 F&R flexible & rigid) BODY 車身,由四根縱梁,五根高強度橫樑構成,側圍及車門採用三根縱梁,三根高強度橫樑,頂蓋中間加設高強度縱梁,與 A B C 柱形成立體支撐的環形保護。同時,使用大量 HSS 高強度鍍鋅鋼板,奠定了 風神S30 剛柔並濟的安全結構。


     



  風神S30的車身設計借鑒了太極拳之化力理念,使其具有能量傳遞分散功能。柔性吸能區能夠有效地吸收碰撞產生的動能,減少傳遞到乘員區的力道。假如發生碰撞,局部所受的較大外力,能通過車身傳遞,平均分散,轉化成均勻的小力,高強度車身能夠緩解傳遞到乘員區的衝擊力。高強度的剛性區域避免乘員區的車身變形,減小碰撞對乘員的傷害。


  



  風神S30身上還採用了對駕乘人員安全最貼心呵護的4安全氣囊設計和防潛滑座椅。前排雙氣囊在正面碰撞時保護前排乘客的胸部安全;同時選配同級別車型較少配置的側安全氣囊,碰撞時有效為前排駕乘人員的胸部及肩部提供保護。防潛滑座椅則可避免撞擊後駕駛者身體前傾,增加碰撞後乘員安全性。


  前排預張緊安全帶的應用,在汽車發生碰撞事故的一瞬間,會首先拉緊織帶,立即將乘員固定在座椅上,然後鎖止織帶防止乘員身體前傾,再微微放鬆以減輕身體的不適感,有效保護乘員的安全。


  此外,風神S30還帶有可饋式轉向柱、 高阻尼全向防滑方向盤等安全配置,皆為安全細節所考慮,體現東風風神以人為本、呵護生命的安全理念。


  SAFETY@Vehicle :全方位的車輛防護


  除了將人的安全置於第一位置,東風風神也為車輛自身的安全防護做了全方位的努力。"太極"強化車身(F&R Body)為正面碰撞和側面碰撞都提供了防護措施,包括採用高強度鋼板、能量吸收材質和強化車體結構等諸多設計,將車輛在撞擊中的損壞程度降到了最低。與此同時,在車輛前保險杠後端增加了一根厚度達2.7mm的高強度鋼板,可以有效保護車輛的低速安全性,防止車輛低速碰撞時對車輛造成的傷害。這種設計使得車輛在時速15公里以下發生輕微碰撞時,可以把碰撞對車身的損壞降低到最低。


  為防止車輛被盜,風神S30的發動機ECU,帶晶片防盜功能。一台發動機固定匹配一個ECU單元,不能與其他發動機匹配,減少被盜概率。風神S30還備有方向盤防盜、鑰匙未拔提醒功能,通過先進的電子設計,多方面保護車主的用車安全,同時保護車輛及車輛內的財產安全。


  風神S30,以 SAFETY@DFPV 的全面安全理念,將呵護融入整車的各個細節,在細緻處更見真誠;全方位運用安全技術,為您創造舒心、自由的安全環境,讓您一路快意馳騁,暢行無憂。


http://big5.ce.cn/gate/big5/auto.ce.cn/main/xcsd/rdcx/S30/200907/23/t20090723_19479566.shtml


2009年7月22日

工研院WAVE/DSRC成果發表暨標準技術論壇

工研院在經濟部的指導及大力支持下, 率先完成了國內首 WAVE/DSRC雛型產品 - ITRI WAVE/DSRC Communication Unit (IWCU)。在工研院有此重大技術突破的時刻, 舉辦論壇之主要目的在於 :介紹、展示先進 IWCU 雛型產品與國內、外 ITS WAVE/DSRC 規劃、技術標準發展趨勢;同時與美國推動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 智慧型運輸系統的領導組織 - 美國加州大學 Berkley 分校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Studies California Partners for Advanced Transit and Highways (PATH) 簽訂合作備忘錄。誠懇邀請產、官、學、研各界貴賓、先進能蒞臨共襄盛舉, 並給予指導及鼓勵。


行政院在2005, 2006連續兩年的產業科技會議 (Strategic Review Board Meeting; SRB) , 均認為車載資通訊 (Telematics) 為我國需要重點推動建立的產業, 因此將之列為行政院優先推動計畫, 以國家的力量投入資源進行技術研發、及產業推動。期望我國業者能成為國際 Telematics 價值鏈中最具關鍵的一環, 並建置台灣成為全球資通訊優質行車環境的先進櫥窗。 < /div>

經濟部技術處責成工研院等單位於 FY98 年開始執行 「下世代車載資通訊系統與創新應用服務技術計畫」 (Next Generation Telematics System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s/Services), 研發 Telematics 創新應用服務、資通訊平台、與系統驗證及應用服務示範等技術。同時有鑑於 Telematics 是未來的主流趨勢, 故資通所在工研院院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車載資通訊與控制系統組 (Telematics and Control System Division), 由蔣村杰博士擔任組長, 除負責技術產品之研發外, 還特別兼負促成國際合作、及服務廠商的重責大任。同時更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與技術處的共同支持下,參與貢獻標準。


PATH 致力於研究與推動美國智慧運輸交通, 其研究成果對於改善及提升美國交通運輸品質有非常大的貢獻。而與 PATH 簽訂合作備忘錄即是工研院 Telematics計畫在建立國際合作關係之起步, 期望能引進先進國家在 ITS, Telematics方面的規劃、技術、與經驗, 及相互交流, 一方面建設台灣, 一方面帶動產業, 為切入國際舞台做準備。此次論壇, 我們共邀請了 PATH Transportation Safety Research Program Leader 詹景堯博士, 國內交通運輸界專家, 工研院研發、參與IEEE 802.11p, IEEE 1609 系列標準訂定的同仁, 針對未來ITS, Telematics 的技術、標準趨勢發表講演。


衷心期盼藉由此次工研院 WAVE/DSRC 成果發表暨標準技術論壇活動可以建立車載資通訊產業發展的溝通交平台, 讓台灣資通訊、汽車電子、汽車、交通運輸等各界攜手共同研發、共構產業價值鏈, 進而共同開拓全球市場。






指導單位:經濟部


主辦單位:工研院


協辦單位:經濟部車載資通訊產業推動辦公室


會議時間: 98 7 30 ( 星期四 )

會議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2A會議室(台北市徐州路2號)


費用說明:免費


連絡窗口:工研院資通所 游峻宇


TEL: 03-59176130922-585551 E-mail: teddy@itri.org.tw


線上報名 http://college.itri.org.tw/SeminarView1.aspx?no=52090011&msgno=304739






2009年7月21日

WiMAX登陸設試點網 大突破



















WiMAX登陸設試點網 大突破








【記者費家琪/台北報導】
2009/07/22



經濟部突破中國大陸對WiMAX的限制,將帶領台灣無線寬頻的WiMAX業者赴大陸設立試點網,由地方政府選擇兩、三個城市進行,可望8月底展開。

WiMAX晶片廠、設備商、電信營運商與內容業者興趣濃厚,預期聯發科、合勤、智邦、東訊等廠商,可望今年底在大陸進行試點計畫。











經濟部技術處與工研院昨(21)日討論兩岸試點計畫,原規劃大陸業者在台灣設立TD-SCDMA的實驗網,現在則突破到雙方可互設實驗網。經濟部將帶領台灣業者到大陸設立WiMAX的實驗網,但為避免觸及大陸對WiMAX的敏感神經,仍以無線寬頻影音技術(BWM)名稱進行試點計畫。


經濟部表示,兩岸互推三項試點計畫,包括通訊、LED照明與食品物流,都在同步進行。兩岸也互設工作小組,大陸已設置「跨部委」研議相關議題,預計8月底提出更明確的規畫草案。


據了解,大陸方面是由工信部與地方政府共同選擇兩、三個城市,但不會是北京、上海等一級城市,而由二級城市推動無線寬頻技術。工信部是推動自有技術的TD-SCDMA,大陸廣電總局是支持無線寬頻影音技術,與中國科學院合作,由各城市推動,用於相關急難、救助等專用網路上,若能突破這道藩籬,有助台灣廠商爭取WiMAX商機。


目前包括晶片商、系統業者、終端產品廠商、內容業者與電信營運商,已向經濟部表達參與興趣。晶片業者有聯發科,在WiMAX晶片已拿到馬來西亞的訂單。


設備業者有東訊、明泰、合勤、智邦;其中東訊已爭取到四川與南京的相關訂單。終端設備業者有智邦的鈺程、廣達的達威、華碩、鴻海、合勤、友訊等。營運商則有威邁思、大同、全球一動、威達超舜等。


大陸投入WiMAX的業者,多半是艾維通訊、中國安防及各地方政府,釋出的頻道是廣電總局擁有的700兆赫,不是一般WiMAX慣用2.5GHz的頻率,台灣廠商要再調整才能切入大陸市場。


至於台灣設立TD-SCDMA試驗網,可能選在台北、新竹等地,有意參與的業者包括:遠傳、威寶與中華電信。


【2009/07/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原文連結: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5032497.shtml


2009年7月20日

談導航地圖中資訊點(point)的質與量 品質並舉

  【51GPS世界網訊】據慧聰汽車用品網報導 POI(興趣點)的數量一直是選購導航儀的人最關心的話題,但擁有多少興趣點才夠呢?興趣點是PointofInterest的譯名,常稱為POI,是導航地圖裏標注設施的一類內容。導航地圖裏的餐館、酒店、旅遊景點、醫院、停車場等設施,都是地圖中的POI。因為POI的數量是導航地圖中最容易被使用者接受的一個因素,所以這兩年被很多導航地圖,導航儀廠商都抓住這點狠命宣傳。印象裏甚至有千萬POI的地圖產生,而消費者在缺乏對地圖判斷能力的情況下,也對POI數量非常認可。但衡量導航地圖的標準不僅是POI那麼簡單,POI也不僅是數量那麼簡單。


  根據中國社科院6月剛剛發佈的《城市藍皮書》統計,國內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那些號稱擁有千萬POI級別的地圖,至少要在每個大城市裏搜集近百萬的POI吧,想想,真能用到的。即使身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中國最大的城市,恐怕也用不上這麼多吧。


  個人感覺,熱烈宣傳POI數量的廠商,與前幾年死咬CPU主頻的那些電腦商一樣,目的是忽悠對這些概念不熟悉,迫切需要一個量化標準的人。CPU的運算能力畢竟是硬指標,而對一個好的導航地圖來說,POI必須量質齊舉。


  有人可能要問:POI有什麼品質?


  我要說的是,POI要有準確性,實用性,數量才有意義。目前國內尚處在發展期,政府機關、重要廠礦企業位置資訊可能不會變化,可那些小的POI點就難說了,如沿街的一些小煙酒店,類似這種小的POI今天是這個名可能幾周甚至幾天後就換個名,更有甚者早已改換門庭成為洗衣房或餐館了。要知道導航地圖不是想更新就能立刻更新的,先不說導航地圖從採集到製作、加密、審查、出版需要很長的時間週期,單單要派人維護這千萬級的POI點,沒有數千人的採集隊伍是跟本不可能維持其準確性的,另據瞭解,目前國內幾大主要導航地圖企業還沒有一家具備這個實力。準確度是POI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應該追求每一個POI都是真實有效的,這就要求POI的位置準確,資訊準確。


  POI的統計方式可能不同。為了追求POI的數量,估計有些地圖廠家會把一個POI分成多個POI來做。這樣得來的數量其實是沒有意義的。更重要的是把POI與道路的關係,POI與POI之間的關係捋順,這樣導航儀才會好用。這樣的POI才有品質可言。


  另外,以前的POI,只包含名稱,位置和分類。但現在的POI裏還包含了經營專案,電話,營業時間,甚至照片等。這就加大了POI的深度資訊,而光從數量上,是衡量不出這一點的。


  沒有準確性和時效性的POI點對於導航地圖使用者來說還有何意義呢?



http://www.51gps.com/news/HTML/8037.html

以Garmin為例分析亞洲PND市場所遇困難與挑戰

Garmin行銷業務處產品規劃組協理許學勇


  首先先簡介一下Garmin這家公司,Garmin這個字來自於2位創辦人Gary和Min的名字,這位Min來自於臺灣,至今,Garmin的研發和製造也大多在臺灣,所以Garmin可以說是一家在美國上市的臺灣公司。


  公司2008年營收35億美元,較2007年成長10%,全球個人導航設備(PND)市場市占率37%,也是第一大,2008年出貨量為1,700萬台。Garmin在全球都有代理商,後來陸續把亞洲以外的代理商都收購為子公司,也反應出臺灣人重視經銷夥伴的特質。




  Garmin服務的市場多樣,可以分成幾大類,包括汽車、航海、戶外休閒運動和航空等,通常同時有50~70個案子同時開發進行。


  以下就Garmin的產品,來說明衛星導航產業推動時,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挑戰。


  首先來看Garmin最新產品nuvi 1490T,超薄設計之外,最重要的是它採用5吋螢幕,也正式宣告PND由3.5吋、4.3吋,進入了5吋的時代。早在2005年左右,業界就在討論4.3吋、4.8吋的機會,但當時因為小尺寸面板供應的問題,遲遲沒有辦法向更大尺寸挑戰,直至這台PND的問世才有了突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語音辨識功能,現在在美國市場相當普及,但亞洲市場相對沒有這方面的配備,主要是因為長期以來,亞洲消費者在輿論教育之下,似乎以為語音辨識功能為必備,對該項技術的期望太高,然而事實上以目前的技術來說,能達到的辨識率與大眾期待有些許落差,使得廠商在亞洲市場反而拿掉了該項功能,這是一個困難點。


  此外,前一陣子油價飆升,也使得Garmin擬定策略,朝行人導航挑戰,必須克服的是routing的問題。


  以Garmin的經驗來說,軟硬體都自行開發,但是在亞洲,地圖則是採用與協力廠商合作的方式,並且在網站上提供最新版本或做些變化,讓消費者容易取得,例如前一陣子媽祖繞境,就將車子換成媽祖圖像,沒想到下載率達到最高。


  亞洲市場中,數位電視功能以日本市場1 seg跑最快,臺灣大家知道是DVB-T,大陸的CMMB竄起速度則是最快;原本大陸數位電視規格始終沒有敲定,但是在2008年京奧時,產業界卻把國家甩在一邊,CMMB規格一直往前推動,很快的加密就出現了,隨後上海已經有了收費台,這全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裏發生。規格雖確定,但對廠商來說卻不全然是好事,因為現有的solution可能已經無法收到加密的節目。


  匯合點預覽(Junction View)是2008至2009年間消費者最為肯定的功能,該項技術是由PND原廠投資開發而不是由地圖廠商提供的,一個junction view至少需要4張照片;主要功能是能夠提醒使用者行車前方的路口車道接合狀況。該項技術因為由PND廠商開發,受到消費者指定,因此意外成了原廠打擊水貨商的利器,若是在新加坡,可以貴上50星幣。


  至於TMC在臺灣是免費的,免費的功能常會遇到的問題就是,究竟可以撐多久?免費提供則投資不會多,伴隨而來的結果往往就是愈來愈落後,來不及更新。不過TMC的趨勢相當明確,日本發展得最成熟,大陸、新加坡已上路,泰國今年下半將試播。


  新的應用市場除了行人以外,還包括腳踏車用、重型機車使用的PND,臺灣最風行的輕型機車則是開發中的產品,主要關鍵在地圖內容,卡在許多機車專用道還未能建入。另外也有慢跑用的PND,有感測器能測得卡路里消耗和心跳等,使用者能將數值放在網路上和教練討論。


  PND結合NB則不理想,主因為筆記型電腦使用者對於導航的需求低,但若能夠定位,想知道的往往是附近有哪些餐廳、商店等,所以需要的是LBS而不是GPS;而且NB廠商提供的預算過低,也是開發上的另一個問題。


  PND在亞洲市場面臨的挑戰,首先是大陸山寨機氾濫的問題,山寨機市占一般認為是6成,也有高達7成的說法,山寨機之外,大陸也有著名的當地品牌,像是紐曼,從MP3轉做PND,以低價為特色;但是收訊能力較差。日韓也有其當地品牌市場,東南亞則是盜版猖獗。除此之外,vendor像是PAPAGO也跳下來賣,印度和馬來西亞的地圖業者也因為要知道其地圖使用效能而也成為PND的競爭同業。


  亞洲市場面臨的問題包括內容問題,地圖含蓋的範圍究竟要到哪里,像印度,光是城內遠遠不夠。而地圖的發展方向為何?歐美認為精准重要,單行、雙向、左、右都要清楚,但是亞洲人認為路可以走就好,在乎的是新道路是不是都進去了。另外的問題像是大陸地圖可否出口?有許多不同的解釋,而業者進去轉檔,往往得花費過多的人力成本。另外,即時更新功能,在亞洲消費者認知裏是不用花錢的,PND廠是否都做得到?


  面對這種種的競爭與挑戰,整合性高介面好用的產品一定是勝出關鍵,除此之外,服務最為重要,舉Garmin的經驗為例,消費者會上網站來用Garmin的工具設計內容成為Garmin的格式,便能分享給其他使用者,就是附加價值的提升。




http://www.51gps.com/news/HTML/7879.html

2008年度十大導航品牌評選結果揭曉

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隨著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在全球範圍內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廠商參與到了系統和產品開發中,越來越多的公眾逐步瞭解並開始使用衛星定位導航產品,衛星定位導航產業越來越大地影響國民經濟、人民的工作和生活。 為了讓更多的公眾瞭解衛星定位導航產業、廠商、產品和相關技術等資訊,推動衛星定位導航產業的發展,尤其是中國的衛星定位導航產業的發展,普及相關的概念、知識、產品和技術等內容, 51GPS世界網(www.51GPS.com) 從2005年開始,已經成功組織了三屆年度"GPS行業十大新聞"評選。2008在十大新聞評選的基礎上,增設了"GPS行業十大品牌"的評選。讓廣大消費者更全面、更深刻的瞭解和認知衛星導航產業及其品牌,宣傳、提升衛星導航品牌的健康形象,樹立衛星導航品牌,強化業內企業品牌意識,提高衛星導航品牌的知名度,加強行業自律,增強消費者對衛星導航品牌的信心,使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品牌產品有比較、有選擇,為優秀衛星導航品牌獲取持續競爭力樹立良好的口碑。活動名稱中的"GPS行業"取其廣義概念,即各國各地區的衛星定位系統及其衍生出的整個行業。


  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組織GPS行業此類評比活動的網站,51GPS世界網堅持遵照"公益、公正、科學"的原則,在借鑒前三屆"GPS行業十大新聞"活動的舉辦經驗的同時,在廣東省衛星導航行業協會及業界有關媒體單位大力支持下,啟動了全新的"2008GPS行業十大新聞"暨"2008GPS行業十大品牌"評選活動。


  "2008年度GPS行業十大新聞暨十大品牌評選活動"秉承真實性與公益性的評選初衷,候選新聞仍將由專家、企業和網友聯合推薦產生;評選採用專家評審為主,參考網路投票的方式進行,最終產生2008年GPS行業國內及國際十大新聞,力求提高評選活動的公開性、科學性、真實性和社會參與性。


  評選活動全程及評選結果將在眾多合作媒體、網站中聯合發佈。51GPS世界網也竭誠邀請所有關注GPS行業的個人、媒體、企業和相關機構共同關注或參與這一行業活動。


評選結果網站:



http://www.51gps.com/zt/news2008top10/

2010台北花博與北縣公車 油電混合車將上路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21日電)台灣成運汽車公司向北京福田汽車採購
混合動力
新能源巴士,將分別應用在2010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的展館外動線公車,及台北縣99路公車,首都客運與台北客運希望響應環保節能。



台北縣轄區的99路公車為首都客運與台北客運聯營,首都汽車客運公司總經理李建文今晚表示,節能減碳已經是世界的潮流,也是大眾運輸業者的責任。採購油電混合動力巴士,將可以節省燃料油,並減少排放空氣污染顆粒。



99路公車行駛於
板橋
與新莊之間,台北縣府對低底盤與低污染的公車也將給予補助。每一輛油電混合巴士預計耗資新
台幣
900多萬元,台北客運採購15輛新車,台北縣政府預計將補助購車經費的45%。這也是縣府實施補助政策第一年,首度獲得公車審議委員會通過補助的業者。



李建文說,台北市政府將舉辦的2010台北花博,對展館外的大區域動線,採用油電混合車的低底盤公車,市府將給予補助。首都客運配合花博,將採購60輛新的低污染、低底盤巴士。



台北縣政府交通局長林重昌表示,縣府推動節能政策,向縣府申請補助的公車必須符合低底盤、低污染的「雙低」標準。低底盤可以讓乘客一步到位,不需要登上三個階梯,低污染的能源可以是油電混合、油氣混合,甚至是目前開發測試中的全電動公車。



林重昌表示,除首都客運之外,總統
馬英九
本月14日參加台北縣坪林包種茶節活動時,也試乘台灣寶捷公司新開發的電動巴士,這是全國第一輛低底盤電動巴士。



香港「文匯報」報導,北京福田汽車公司20日在北京與台灣成運汽車公司正式簽訂75輛歐Ⅴ混合動力新能源巴士的銷售合約,這是大陸汽車企業首次向台灣出售新能源汽車。


原文連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21/5/1lo1q.html

電動車免貨物牌照稅可省20萬 政策待協商


(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台北15日電)經濟部研擬電動車免徵貨物稅、牌照稅,官員表示,國內自製全電動車最快年底上市,若免徵兩稅,未來售價約可便宜新
台幣
20萬元,但目前尚未獲得
財政部
同意。



經濟部長
尹啟銘
今天表示,正就電動車牌照稅、燃料稅規範,以及是否提供貨物稅優惠研擬配套,若財政部等單位有不同意見,將提報行政院政策決定。



電動車又區分為油電混合車(HEV)、插電式混合電動車(PHEV)、全電動車(BEV)。依現行制度,電動車免徵燃料稅。



現行汽車貨物稅、牌照稅,是依排氣量區分級距課徵,但電動車並無CC數可據以開徵。經濟部規劃電動車產業發展初期免徵貨物稅、牌照稅,官員表示,上週首度與財政部展開協商,但未獲同意。



官員指出,國內業者華創車電自製的全電動車最快年底上市,出廠價估逾 130萬元,若貨物稅、牌照稅免徵,售價可便宜20萬元左右。



官員指出,公共設施如充電站等建置約需1、2年時間,預估市場將在2013至2015年進入成熟階段。980715



原文連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5/5/1n4gj.html


Powered by Zoundry Ra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