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0日

以Garmin為例分析亞洲PND市場所遇困難與挑戰

Garmin行銷業務處產品規劃組協理許學勇


  首先先簡介一下Garmin這家公司,Garmin這個字來自於2位創辦人Gary和Min的名字,這位Min來自於臺灣,至今,Garmin的研發和製造也大多在臺灣,所以Garmin可以說是一家在美國上市的臺灣公司。


  公司2008年營收35億美元,較2007年成長10%,全球個人導航設備(PND)市場市占率37%,也是第一大,2008年出貨量為1,700萬台。Garmin在全球都有代理商,後來陸續把亞洲以外的代理商都收購為子公司,也反應出臺灣人重視經銷夥伴的特質。




  Garmin服務的市場多樣,可以分成幾大類,包括汽車、航海、戶外休閒運動和航空等,通常同時有50~70個案子同時開發進行。


  以下就Garmin的產品,來說明衛星導航產業推動時,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挑戰。


  首先來看Garmin最新產品nuvi 1490T,超薄設計之外,最重要的是它採用5吋螢幕,也正式宣告PND由3.5吋、4.3吋,進入了5吋的時代。早在2005年左右,業界就在討論4.3吋、4.8吋的機會,但當時因為小尺寸面板供應的問題,遲遲沒有辦法向更大尺寸挑戰,直至這台PND的問世才有了突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語音辨識功能,現在在美國市場相當普及,但亞洲市場相對沒有這方面的配備,主要是因為長期以來,亞洲消費者在輿論教育之下,似乎以為語音辨識功能為必備,對該項技術的期望太高,然而事實上以目前的技術來說,能達到的辨識率與大眾期待有些許落差,使得廠商在亞洲市場反而拿掉了該項功能,這是一個困難點。


  此外,前一陣子油價飆升,也使得Garmin擬定策略,朝行人導航挑戰,必須克服的是routing的問題。


  以Garmin的經驗來說,軟硬體都自行開發,但是在亞洲,地圖則是採用與協力廠商合作的方式,並且在網站上提供最新版本或做些變化,讓消費者容易取得,例如前一陣子媽祖繞境,就將車子換成媽祖圖像,沒想到下載率達到最高。


  亞洲市場中,數位電視功能以日本市場1 seg跑最快,臺灣大家知道是DVB-T,大陸的CMMB竄起速度則是最快;原本大陸數位電視規格始終沒有敲定,但是在2008年京奧時,產業界卻把國家甩在一邊,CMMB規格一直往前推動,很快的加密就出現了,隨後上海已經有了收費台,這全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裏發生。規格雖確定,但對廠商來說卻不全然是好事,因為現有的solution可能已經無法收到加密的節目。


  匯合點預覽(Junction View)是2008至2009年間消費者最為肯定的功能,該項技術是由PND原廠投資開發而不是由地圖廠商提供的,一個junction view至少需要4張照片;主要功能是能夠提醒使用者行車前方的路口車道接合狀況。該項技術因為由PND廠商開發,受到消費者指定,因此意外成了原廠打擊水貨商的利器,若是在新加坡,可以貴上50星幣。


  至於TMC在臺灣是免費的,免費的功能常會遇到的問題就是,究竟可以撐多久?免費提供則投資不會多,伴隨而來的結果往往就是愈來愈落後,來不及更新。不過TMC的趨勢相當明確,日本發展得最成熟,大陸、新加坡已上路,泰國今年下半將試播。


  新的應用市場除了行人以外,還包括腳踏車用、重型機車使用的PND,臺灣最風行的輕型機車則是開發中的產品,主要關鍵在地圖內容,卡在許多機車專用道還未能建入。另外也有慢跑用的PND,有感測器能測得卡路里消耗和心跳等,使用者能將數值放在網路上和教練討論。


  PND結合NB則不理想,主因為筆記型電腦使用者對於導航的需求低,但若能夠定位,想知道的往往是附近有哪些餐廳、商店等,所以需要的是LBS而不是GPS;而且NB廠商提供的預算過低,也是開發上的另一個問題。


  PND在亞洲市場面臨的挑戰,首先是大陸山寨機氾濫的問題,山寨機市占一般認為是6成,也有高達7成的說法,山寨機之外,大陸也有著名的當地品牌,像是紐曼,從MP3轉做PND,以低價為特色;但是收訊能力較差。日韓也有其當地品牌市場,東南亞則是盜版猖獗。除此之外,vendor像是PAPAGO也跳下來賣,印度和馬來西亞的地圖業者也因為要知道其地圖使用效能而也成為PND的競爭同業。


  亞洲市場面臨的問題包括內容問題,地圖含蓋的範圍究竟要到哪里,像印度,光是城內遠遠不夠。而地圖的發展方向為何?歐美認為精准重要,單行、雙向、左、右都要清楚,但是亞洲人認為路可以走就好,在乎的是新道路是不是都進去了。另外的問題像是大陸地圖可否出口?有許多不同的解釋,而業者進去轉檔,往往得花費過多的人力成本。另外,即時更新功能,在亞洲消費者認知裏是不用花錢的,PND廠是否都做得到?


  面對這種種的競爭與挑戰,整合性高介面好用的產品一定是勝出關鍵,除此之外,服務最為重要,舉Garmin的經驗為例,消費者會上網站來用Garmin的工具設計內容成為Garmin的格式,便能分享給其他使用者,就是附加價值的提升。




http://www.51gps.com/news/HTML/7879.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