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周刊:魔術之書iPad
蘋果公司正試圖把iPad變為又一個奇蹟。它有著明顯的『中間產品』的特徵,希望占領蘋果過去認為時機尚不成熟的市場。
文|CBN記者 謝靈寧
特約記者 雷婧姝
也許會拍《阿凡達》的不僅僅只是詹姆斯‧卡梅隆。作為蘋果公司的CEO,過去這些年史蒂夫‧喬布斯也一直在打造自己的潘多拉星球。雖然不用遠離地球,但在粉絲們的眼裡,它同樣充滿魔力。我們知道這裡有AppStore、iTunes,還有iPod、MacBook和iPhone。而現在,新的物種又誕生了。
這個東西叫iPad。
他舉起手裡的東西,人們看清楚一台小玩意:有著
哦,一個放大版的iPod Touch─最初,在國際知名微博客Twitter上自發直播發布會現場的粉絲們略感失望。就像那些神秘的江湖傳聞一樣,產品發布之前的各種猜想構成了蘋果公司魅力的一部分。過去,人們習慣于它將傳聞變為令人驚喜的現實的能力,但iPad好像沒能做到這一點。它的外形不夠驚艷,沒有安裝攝像頭,不能實現網路通話,甚至不支援多任務同時運行。Twitter一位工程師傾向于認為:iPad是個很不錯的進行媒介消費的工具,但與電腦和手機相比,iPad差的功能太多了,有的只是觸控界面、閱讀器功能和輕便。
華爾街的投資者們一向金錢至上,對他們來說這些跡象看起來不太好。在iPad正式發布的幾個小時中,蘋果公司的股價出現了小幅下跌。
但喬布斯依然不為所動,他這樣宣稱:iPad是我最得意的作品。
翻開蘋果公司的歷史,你可以發現喬布斯為此等待了12年。1997年,卷土重來的喬布斯果斷槍斃了一系列專案,其中就包括蘋果的第一款平板電腦Newton;到了2003年,工程師們造出了第一台iPad原型機,獨斷的喬布斯為此大為光火。他向這些工程師們發問:在本質上,這些東西除了能用來在廁所上網之外還有什麼好處?那一年,『原始版』的iPad耗電極快,電池定價就高達500美元;如今,一台總價400美元的上網本已經可以工作五六個小時。另外,對於喬布斯來說,讓蘋果像其他公司一樣推出使用觸控筆的平板電腦?想都別想。
介于手機與筆記本之間的移動便攜終端,這並不是一塊處女地。早在2003年前後,已經有無數公司充當了發現新大陸的麥哲倫,領頭的是微軟和英特爾。微軟最先提出使用觸控筆在螢幕上輸入文字,並聯合電腦廠商推廣UMPC產品。英特爾的類似終端被稱為MID,為人們隨時隨地的上網需求所準備。東芝、惠普、戴爾、三星、富士通這些公司,都曾推出UMPC或者MID,但它們的價格太過昂貴,遠遠超過了筆記本電腦,但卻沒有什麼後者所不具備的功能。2009年8月,研究諮詢機構國際資料公司IDC稱,平板電腦只占全球攜帶型個人電腦市場的1.4%。
現在,人們又開始把目光聚集在iPad身上。這會是又一場神奇魔術的開始嗎?史蒂夫‧喬布斯,業界普遍認為他是一個偏執的完美主義者,他曾經對《財富》雜誌宣稱:軟件就是用戶體驗。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庫比提諾一幢大樓里的這群人,發明了iPod上的大轉盤、可以裝入信封內的筆記本電腦,還琢磨出了iTunes 網上音樂商店的下載銷售和分成模式。iPod不是第一款數字音樂播放器,但它夠酷,並且簡潔易用,將付費數字音樂推向主流,占領了美國等國家70%以上的市場;iPhone也不是第一款智慧手機,但憑借炫目的多點觸摸屏、令人愉悅的操作界面,蘋果使移動互聯網接入和軟件下載成為大眾行為。
這是過去十多年中蘋果創新的秘密。與完全開創全新的產品概念不同,喬布斯更擅長採納現有的『半成品』,並向世界展示如何將它們整合併付諸實施。
對於蘋果自身而言,這樣的戰術簡單而又明確:iTouch占領了400美元以下的市場,1000美元以上則由MacBook系列把持。兩者之間vs在500美元左右的空白地帶,這就是iPad想要的。粉絲們將可以購買到一種全新的終端,時間是3個月以後。而喬布斯也可以考慮將著名的蘋果Logo稍作修改,補上被咬落的一塊。
IDC預測2010年iPad在全球將售出400萬台,高盛的預計則達到了600萬台。市場研究公司BroadPoint AmTech分析師Brian Marshall認為,iPad的利潤將是驚人的。由於實際製造和原材料成本僅在270美元左右,蘋果在這項產品上的利潤將達到42.9%。
這些都還不足以構成一場完美的魔術。更重要的角色是在過去18個月中,發布了14萬個iPhone手機應用軟件、並吸引超過30億人次付費下載的App Store。作為內容發布平台,它有著巨大價值。iPad繼承了蘋果一貫的設計美學和用戶體驗,而那些內容商─遊戲、電影、傳媒行業,則從中發現了進入新十年的機會。
這個機會得益於小小的電池。10小時,這是喬布斯公布的iPad電池續航時間。在介于手機與筆記本的移動終端之中,同樣價格、同樣大小的螢幕下,假設這一指標不會縮水,目前你無法找到第二位這樣的勞模了。
其間的最大奧秘在於它所使用的蘋果A4處理器。喬布斯對此仍然諱莫如深,但業界相信它來自兩年前蘋果所收購的P.A.Semi,這家半導體公司曾為美國軍方提供技術。為此,蘋果公司花掉了至少2.78億美元。蘋果A4處理器的工作頻率達到
A4處理器還可以被視作蘋果進入新紀元的開始。iPad將是蘋果第一台使用自主CPU的產品。它表明蘋果在核心CPU、終端及軟件應用上都構築好了自己的堡壘,這是完全屬於蘋果的地盤。看起來,喬布斯真打算把自己當成上帝。
在
John Lema,這位電子書程式開發商Scroll Motion公司的CEO乾脆表示:喬布斯展示的想法是把iPad打造成通向一切內容的新傳送門,世界上所有內容都將在這上面再賣一次;最為樂觀的還包括影視內容的提供商,他們不必擔心用戶在看過
iPad是不是有些來勢洶洶?這個問題,亞馬遜的回答或許具有一定代表性。1月20日,亞馬遜宣布將大幅提高旗下電子書閱讀器Kindle與內容供應商的收入分成比例,由7:3倒轉為3:7,這正是蘋果為iBook與內容商制定的分成比例。新政策的推行時間是
儘管Kindle定位於專業的電子書閱讀器,iPad則擁有更棒的閱讀體驗和更多功能,兩者的用戶並不會完全重合,但戰爭實際上已經開始。
喬布斯打算以一種不容置疑的態度進入圖書出版行業,並且已經初見成效。Macmillan率先與亞馬遜鬧翻了。
那些重量超過
但它們的光芒似乎無法蓋過iPad。
至少喬布斯又一次充當了魔術師的角色。iPad帶來了行業的化學反應,同時夾雜著懷疑的聲音。比如499美元的入門價格,看上去似乎是比所有人預料的都要便宜。不過這隻是Wi-Fi版本。真要在無線移動網路當中持續使用,就必須購買價格至少629美元的
iPad是否能夠獲得成功,部分還有賴于它與媒體和娛樂公司達成的內容協定。蘋果已經對亞馬遜的領袖地位造成了威脅,但鑒於iPad電子書的報價比Kindle版的要高,這種威脅的嚴重程度尚不得而知。
正如一場魔術,在那些不確定的因素背後,存在著更多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