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5日

海外併購無果 北汽7億元欲拿下福汽

近日,北汽集團赴歐洲收購談判團隊已回到北京,北汽多項海外收購無果而返。

消息人士透露,從最初的克萊斯勒到隨後的歐寶、薩博、沃爾沃等熱門海外出售項目,北汽均已無任何希望染指收購。現在,北汽已經把收購的視線全盤轉回到國內,押寶福汽項目,將此前5億元的計劃收購金額提高到近7億元,並對既定重組方案進行微調。目前,北汽正提請政府部門從中斡旋。

同時,在重組福汽項目上,因為有廣汽這個勁敵的加入,北汽在重組福汽項目之外開始物色 「替補」,包括多家國內民營企業。其中,對於重慶力帆汽車的收購北汽還在努力,並開始派人研究對中興、雙環、吉奧等幾家小型汽車公司的重組可能性。

據悉,北汽組建的兼併重組領導團隊人員亦發生變化。其中,周勇江(北汽控股總經理助理)已經被一汽召回負責自主品牌項目。目前的主力成員包括周榕(北汽董事,主管服務貿易)、毛海(北汽投資副總,主管發展研究)、馬傳奇(財務總監)等。

加注福汽
「北汽在國內的兼併重組肯定是要進行的。」北汽投資副總經理毛海在接受本報採訪時,雖然表示其本人的職權範圍有所變動,但對於國內兼併重組一事仍然非常肯定。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隨著多項海外併購項目落空,北汽目前已經把兼併重組計劃押寶在福汽項目上。「面對財大氣粗的廣汽集團對福汽項目的競購,北汽已經對重組方案進行調整,其中收購金額由5億元提高到7億元,但目標仍然是全盤重組。」

此前曾參與北汽重組福汽項目談判的人士透露,北汽重組福汽一直未能達成的主要原因就是重組金額過低,因此福汽提出將一直盈利的福建「大小金龍」項目剝離出重組項目。而北汽始終堅持以此價碼全盤收購福汽。

「目前更為嚴峻的是,面對廣汽這個勁敵,北汽如果想成功重組福汽,需要提高收購金額,更需要給出更多有效的未來投入承諾。」上述人士分析,「相比廣汽,北汽在資金上顯然處於弱勢,加之產品等其他方面的資源也有限,北汽能夠許給福汽怎樣一個未來是決定收購成敗的關鍵因素。」

「對於未來的投入承諾,北汽也做了一些調整,但仍在制定和協商過程中。」北汽內部人士透露。

近期,有消息顯示,北汽或與廣汽分拆重組福汽。但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北汽依然希望全盤重組福汽,這也是他們不惜提高收購金額的原因。」而接近廣汽的人士透露,廣汽也希望全盤重組福汽,不願與北汽在該項目上產生關聯。

日前,針對大股東福汽集團可能被重組的傳聞,金龍汽車發佈澄清公告稱,到目前為止及未來可以預見的三個月內,該大股東不存在可能被重組、可能涉及東南汽車和金龍汽車整合的問題,也沒有可能影響所持金龍汽車股權變化的其他事項。

業內人士猜測,這是福汽通過金龍汽車表達對收購金額仍有更高期待的態度。「確切地說,這也即是針對北汽此次提高收購金額的表態,即北汽近7億元的收購金額仍未達到福汽的預期,未來的投入承諾亦未令其滿意。」

這背後更多的猜測是,相比北汽,廣汽提出的收購方案更具誘惑力。可以作為參照的是,長豐規模、資源均不如福汽,廣汽收購其不足30%股權就已經超過 10億元,並給出了「5年投資100億,形成50萬輛產能規模」的承諾。相比之下,北汽此次表態的7億元收購金額仍顯得相差甚遠。

對於北汽重組福汽的可能性,該人士透露,「政府資源以及外方合資夥伴上的淵源關係依然是北汽意欲全盤收購福汽的要點。目前,在提高收購金額的基礎上,北汽正在積極尋求政府幫助,希望政府能從中斡旋。」

拉長重組戰線
廣汽迅速拿下長豐項目,給了北汽更多啟示。接近北汽的人士透露,雖然北汽後來否認了欲重組長豐一事,但北汽的確在此事上做出過多方努力。是廣汽充裕的資金、高額的投入承諾讓北汽敗北。

「廣汽一再介入競購,迫使北汽在加大與福汽談判籌碼的情況下,正拉長國內兼併重組的戰線,並延伸至民營企業。」上述消息人士透露。

事實上,在此番國內汽車企業兼併重組大潮中,可以納入併購視線的企業並不多,集中在最近緋聞頻傳的長豐、福汽、華晨、江淮四家企業身上。眼下,長豐已經被廣汽收購;江淮態度強勢,奇瑞整合起來難度都很大,最終可能只是與奇瑞聯合;華晨就北汽重組一事已經明確表示否認。
也因此,北汽可以整合的資源不多,戰線向民營企業延伸也在情理之中。

此前,本報曾報道北汽接洽力帆的消息,後雖有力帆董事長尹明善出面否認,不過尹明善只否認與北汽有實質性談判,並未否認有意吸納投資者。業內人士分析,「尹明善的態度正是想要留有餘地,同時間接提高價碼的表現。」

「北汽對於重慶力帆項目依然不甘心,還在繼續接洽。同時正派人研究對中興、雙環、吉奧等幾家小型汽車公司的重組可能性。」該人士表示。

目前,尹明善為力帆設定了投入45億元使產能達到50萬輛的規劃,其中微型車20萬輛、轎車15萬輛、商用車15萬輛。這樣的規模對於北汽來說仍具誘惑。

業內人士猜測,北汽與力帆最有可能達成的合作形式是,北汽收購力帆部分股份,成為控股股東,但品牌和經營權仍由尹明善控制。

河北中興汽車是目前國內具有一定規模、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及整車研發能力的皮卡、SUV生產企業。在北汽自主品牌規劃中,SUV是重要的產品之一,如果北汽收購成功,有助於其彌補長豐項目失利,繼而形成越野車規模的計劃。

業內人士分析,將目光投向雙環、吉奧這樣的小規模民營企業,是北汽兼併重組的無奈之舉,最終結果不被看好。當然,因其民企性質,如果實施併購,過程將更為簡潔。


海外併購流產
北汽之所以加速國內兼併重組計劃,與海外併購無果密切相關。

在抄底海外的大潮中,北汽一直處在風口浪尖,幾乎國外每個掛牌出售的車企項目中,都有北汽的影子。從早期組隊赴美收購克萊斯勒資產,到隨後有意歐寶、薩博,以及備受國內業界關注的沃爾沃汽車,北汽均表達了求購意向。

但就在上周,北汽海外收購團隊回國,帶回「多宗海外併購無果而終」的消息。北汽內部人士證實,「多項談判結果因多重原因均不可能有下文」。至此,北汽海外併購計劃宣告流產。

究其原因,北汽認為,這與上述幾家海外企業無意被中國車企併購有關。其中,歐寶早已中意麥格納,薩博不願與通用中國佈局產生衝突,而沃爾沃則不願把技術賣給中國。
業內人士則認為,除去外部原因,北汽自身的原因也很多。

首先,缺乏海外併購經驗和國際化思路。有業內人士批評,與上汽、南汽海外收購以及國際大汽車集團間的兼併重組需要聘請中間機構(財務或法律公司)不同,北汽採取的方式是自行組隊,單刀直入。「如果說最早對克萊斯勒的單刀直入,因為跟克萊斯勒的合資淵源可以理解,但隨後的幾宗併購中,北汽仍是自行組隊沖在第一線。收購不是小事,涉及很多法律和財務問題,有中介公司更為穩妥,也更符合國際化思路。」

其次,北汽內部管理混亂。消息人士透露,北汽海外談判團隊領導不時變化,新上陣的人馬甚至不知上一輪談判已經談到什麼程度。此外,北汽還未與對像正式接洽,就從內部爆出各種消息,也從側面反映出北汽的管理問題。「北汽頻繁表達意向,又頻繁流產,最終留給外界的印象是負面的,而不是什麼海外雄心。」業內人士認為。

最早赴美國談判時,有消息說北汽對克萊斯勒和德爾福均有意向。但最終結果是,宣稱獲得政府明確支持的北汽沒有任何成果,反倒是由民企實施具體操作的京西重工與德爾福達成收購意向。
或許北汽已經意識到上述問題,據稱目前北汽內部正在制定新聞發言人制度。

新聞來源:經濟觀察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