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5日
海外併購無果 北汽7億元欲拿下福汽
消息人士透露,從最初的克萊斯勒到隨後的歐寶、薩博、沃爾沃等熱門海外出售項目,北汽均已無任何希望染指收購。現在,北汽已經把收購的視線全盤轉回到國內,押寶福汽項目,將此前5億元的計劃收購金額提高到近7億元,並對既定重組方案進行微調。目前,北汽正提請政府部門從中斡旋。
同時,在重組福汽項目上,因為有廣汽這個勁敵的加入,北汽在重組福汽項目之外開始物色 「替補」,包括多家國內民營企業。其中,對於重慶力帆汽車的收購北汽還在努力,並開始派人研究對中興、雙環、吉奧等幾家小型汽車公司的重組可能性。
據悉,北汽組建的兼併重組領導團隊人員亦發生變化。其中,周勇江(北汽控股總經理助理)已經被一汽召回負責自主品牌項目。目前的主力成員包括周榕(北汽董事,主管服務貿易)、毛海(北汽投資副總,主管發展研究)、馬傳奇(財務總監)等。
加注福汽
「北汽在國內的兼併重組肯定是要進行的。」北汽投資副總經理毛海在接受本報採訪時,雖然表示其本人的職權範圍有所變動,但對於國內兼併重組一事仍然非常肯定。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隨著多項海外併購項目落空,北汽目前已經把兼併重組計劃押寶在福汽項目上。「面對財大氣粗的廣汽集團對福汽項目的競購,北汽已經對重組方案進行調整,其中收購金額由5億元提高到7億元,但目標仍然是全盤重組。」
此前曾參與北汽重組福汽項目談判的人士透露,北汽重組福汽一直未能達成的主要原因就是重組金額過低,因此福汽提出將一直盈利的福建「大小金龍」項目剝離出重組項目。而北汽始終堅持以此價碼全盤收購福汽。
「目前更為嚴峻的是,面對廣汽這個勁敵,北汽如果想成功重組福汽,需要提高收購金額,更需要給出更多有效的未來投入承諾。」上述人士分析,「相比廣汽,北汽在資金上顯然處於弱勢,加之產品等其他方面的資源也有限,北汽能夠許給福汽怎樣一個未來是決定收購成敗的關鍵因素。」
「對於未來的投入承諾,北汽也做了一些調整,但仍在制定和協商過程中。」北汽內部人士透露。
近期,有消息顯示,北汽或與廣汽分拆重組福汽。但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北汽依然希望全盤重組福汽,這也是他們不惜提高收購金額的原因。」而接近廣汽的人士透露,廣汽也希望全盤重組福汽,不願與北汽在該項目上產生關聯。
日前,針對大股東福汽集團可能被重組的傳聞,金龍汽車發佈澄清公告稱,到目前為止及未來可以預見的三個月內,該大股東不存在可能被重組、可能涉及東南汽車和金龍汽車整合的問題,也沒有可能影響所持金龍汽車股權變化的其他事項。
業內人士猜測,這是福汽通過金龍汽車表達對收購金額仍有更高期待的態度。「確切地說,這也即是針對北汽此次提高收購金額的表態,即北汽近7億元的收購金額仍未達到福汽的預期,未來的投入承諾亦未令其滿意。」
這背後更多的猜測是,相比北汽,廣汽提出的收購方案更具誘惑力。可以作為參照的是,長豐規模、資源均不如福汽,廣汽收購其不足30%股權就已經超過 10億元,並給出了「5年投資100億,形成50萬輛產能規模」的承諾。相比之下,北汽此次表態的7億元收購金額仍顯得相差甚遠。
對於北汽重組福汽的可能性,該人士透露,「政府資源以及外方合資夥伴上的淵源關係依然是北汽意欲全盤收購福汽的要點。目前,在提高收購金額的基礎上,北汽正在積極尋求政府幫助,希望政府能從中斡旋。」
拉長重組戰線
廣汽迅速拿下長豐項目,給了北汽更多啟示。接近北汽的人士透露,雖然北汽後來否認了欲重組長豐一事,但北汽的確在此事上做出過多方努力。是廣汽充裕的資金、高額的投入承諾讓北汽敗北。
「廣汽一再介入競購,迫使北汽在加大與福汽談判籌碼的情況下,正拉長國內兼併重組的戰線,並延伸至民營企業。」上述消息人士透露。
事實上,在此番國內汽車企業兼併重組大潮中,可以納入併購視線的企業並不多,集中在最近緋聞頻傳的長豐、福汽、華晨、江淮四家企業身上。眼下,長豐已經被廣汽收購;江淮態度強勢,奇瑞整合起來難度都很大,最終可能只是與奇瑞聯合;華晨就北汽重組一事已經明確表示否認。
也因此,北汽可以整合的資源不多,戰線向民營企業延伸也在情理之中。
此前,本報曾報道北汽接洽力帆的消息,後雖有力帆董事長尹明善出面否認,不過尹明善只否認與北汽有實質性談判,並未否認有意吸納投資者。業內人士分析,「尹明善的態度正是想要留有餘地,同時間接提高價碼的表現。」
「北汽對於重慶力帆項目依然不甘心,還在繼續接洽。同時正派人研究對中興、雙環、吉奧等幾家小型汽車公司的重組可能性。」該人士表示。
目前,尹明善為力帆設定了投入45億元使產能達到50萬輛的規劃,其中微型車20萬輛、轎車15萬輛、商用車15萬輛。這樣的規模對於北汽來說仍具誘惑。
業內人士猜測,北汽與力帆最有可能達成的合作形式是,北汽收購力帆部分股份,成為控股股東,但品牌和經營權仍由尹明善控制。
河北中興汽車是目前國內具有一定規模、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及整車研發能力的皮卡、SUV生產企業。在北汽自主品牌規劃中,SUV是重要的產品之一,如果北汽收購成功,有助於其彌補長豐項目失利,繼而形成越野車規模的計劃。
業內人士分析,將目光投向雙環、吉奧這樣的小規模民營企業,是北汽兼併重組的無奈之舉,最終結果不被看好。當然,因其民企性質,如果實施併購,過程將更為簡潔。
海外併購流產
北汽之所以加速國內兼併重組計劃,與海外併購無果密切相關。
在抄底海外的大潮中,北汽一直處在風口浪尖,幾乎國外每個掛牌出售的車企項目中,都有北汽的影子。從早期組隊赴美收購克萊斯勒資產,到隨後有意歐寶、薩博,以及備受國內業界關注的沃爾沃汽車,北汽均表達了求購意向。
但就在上周,北汽海外收購團隊回國,帶回「多宗海外併購無果而終」的消息。北汽內部人士證實,「多項談判結果因多重原因均不可能有下文」。至此,北汽海外併購計劃宣告流產。
究其原因,北汽認為,這與上述幾家海外企業無意被中國車企併購有關。其中,歐寶早已中意麥格納,薩博不願與通用中國佈局產生衝突,而沃爾沃則不願把技術賣給中國。
業內人士則認為,除去外部原因,北汽自身的原因也很多。
首先,缺乏海外併購經驗和國際化思路。有業內人士批評,與上汽、南汽海外收購以及國際大汽車集團間的兼併重組需要聘請中間機構(財務或法律公司)不同,北汽採取的方式是自行組隊,單刀直入。「如果說最早對克萊斯勒的單刀直入,因為跟克萊斯勒的合資淵源可以理解,但隨後的幾宗併購中,北汽仍是自行組隊沖在第一線。收購不是小事,涉及很多法律和財務問題,有中介公司更為穩妥,也更符合國際化思路。」
其次,北汽內部管理混亂。消息人士透露,北汽海外談判團隊領導不時變化,新上陣的人馬甚至不知上一輪談判已經談到什麼程度。此外,北汽還未與對像正式接洽,就從內部爆出各種消息,也從側面反映出北汽的管理問題。「北汽頻繁表達意向,又頻繁流產,最終留給外界的印象是負面的,而不是什麼海外雄心。」業內人士認為。
最早赴美國談判時,有消息說北汽對克萊斯勒和德爾福均有意向。但最終結果是,宣稱獲得政府明確支持的北汽沒有任何成果,反倒是由民企實施具體操作的京西重工與德爾福達成收購意向。
或許北汽已經意識到上述問題,據稱目前北汽內部正在制定新聞發言人制度。
新聞來源:經濟觀察報
一汽將統一自主品牌標識 全面整合開啟
「一汽整合將會從統一自主品牌標識開始」,天津一汽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層在某次活動上透露,一汽正考慮為旗下三大自主品牌紅旗、奔騰、夏利設計一個統一的全新LOGO(標識),以取代各自的LOGO。
除了統一標識,一汽還計劃在生產、銷售上對三大品牌進行整合,從而提高運作效率,實現統一管理。一汽的該項整合計劃主要涉及兩大下屬企業——天津一汽和一汽轎車。未來,這兩家公司有望整合為一個實體統一管理。目前,天津一汽主攻經濟型車領域,主要車型有夏利、威志等,一汽轎車包括紅旗和奔騰,紅旗主打高端,奔騰進入的則是中端市場,去年11月,發展滯緩的紅旗已經正式進入奔騰網絡銷售。目前,一汽旗下所有自主品牌銷售渠道,即紅旗、奔騰、夏利的並網試點已經在一些城市悄然展開。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汽車產業振興規劃對推進汽車企業兼併重組形成大型汽車企業集團目標的提出,一汽急需做大做強旗下自主品牌,整合擬在研發、生產、銷售等各領域全面展開,表明一汽推行自主品牌協同發展的決心。紅旗、奔騰、夏利擁有各自不同的定位,即使統一起來也不會相互影響,整體格局十分清晰。
新聞來源:京華時報
http://www.cartronicsasia.com/itcar/IndustryNewsDetail_Skeleton.asp?index0=31307
2009.5月份中國大陸部分車企銷量一覽
上汽通用五菱 5月份單月銷量為100258輛
上汽通用五菱5月份實現銷售100258輛,創下中國大陸汽車生產企業單月銷量破10萬台的紀錄。1-5月,據統計上汽通用五菱產銷微車約45萬台。
上海大眾 5月份單月銷量為59754輛
上海大眾5月直銷達59754輛,同比增長56.8%。今年5月上海大眾熱銷車型的銷量在5月基本保持了穩定,志俊、朗逸和Polo的銷量甚至比4 月還略有增長。斯柯達明銳的銷量出現了27%左右的下滑讓人頗為意外,而新車晶銳的銷量則繼續保持逐月遞增的態勢,並在5月首次突破月銷2000輛大關。另外,剛上市不久的新領馭也在5月銷售了5540輛,和老領馭(3085輛)順利地完成了5月份領馭的"新老換代"。
上海通用 5月份單月銷量為56011輛
上海通用5月份實現銷售56011輛,繼4月份之後再次刷新了2008年以來的單月銷量紀錄。其中,別克品牌5月份共銷售37575輛。
別克新一代君威5月份共售出6440輛,銷量繼續穩步提升;別克新凱越5月取得了23100輛的成績,三廂凱越繼續穩戴單一車型銷量王冠。雪佛蘭品牌5月份共銷售 17889輛。剛剛上市一個多月的雪佛蘭科魯茲單月銷售6834輛,成為雪佛蘭品牌市場增長主力。
一汽大眾 5月份單月銷量為57928輛
一汽大眾5月銷量基本與上月持平,共實現銷售57928輛。奧迪品牌5月在中國市場銷售量達到12307輛。
長安汽車 5月份單月銷量為11.86萬輛
長安汽車5月份產銷量均同比上漲逾六成。公司5月份產量約12.2萬輛,同比增長60.31%;今年累計產量達50.86萬輛,同比增長18.21%。5月實現銷量11.86萬輛,同比增長60.51%;今年累計實現銷量53.42萬輛,同比增長29.09%。
長安福特馬自達 5月份單月銷量為27839輛
長安福特馬自達5月份在中國汽車銷量為27,839輛,較上年同期的18,727輛增長48.7%。長安福特馬自達今年前五個月汽車銷量增長10.6%,至110,796輛,上年同期為100,183輛。
北京現代 5月份單月銷量為50487輛
北京現代在4月份突破5萬銷量之後,5月銷量再創新高,達到50,487輛,使得北京現代在2009年的總體銷量突破20萬,達到209778輛,同比增長61%,參照年初制定的36萬輛的全年銷售目標,北京現代僅用5個月時間,便提前完成了全年銷售目標的55%。北京現代1-5月20萬的銷量是建立在從中高級車型到緊湊級車型,這一清晰且完備的產品線佈局基礎之上的。其中5月份,「悅動+伊蘭特」這對中級車黃金組合突破4萬輛,對銷售的貢獻功不可沒,分別達到23,869輛和16,878輛。
北汽福田 5月份單月銷量超53000輛
受黃標車置換、汽車下鄉等政策影響,北汽福田5月份共銷售汽車超過53000輛,同比增長24.8%。
江鈴汽車 5月份單月銷量為9351輛
江鈴汽車5月汽車產量9,460輛、銷量9,351輛;截至5月末,公司09年累計汽車產量42,781輛、銷量43,742輛。其中,福特品牌商用車產量2,071輛、銷量2,143輛;JMC品牌卡車產量4,216輛、銷量4,094輛;JMC品牌皮卡及SUV產量3,173輛、銷量3,114 輛。截至5月末,江鈴汽車2009年累計汽車產量42,781輛、銷量43,742輛。
宇通客車 5月份單月銷量為2248輛
根據宇通客車披露的公司2009年5月份產銷數據顯示,宇通客車今年5月生產車輛2419輛,銷售量為2248輛。自年初以來,公司累計生產8491輛,同比減少了24.3%,累計銷售8472輛,同比減少26.16%。
新聞來源:蓋世汽車網
2009年6月24日
科技當先鋒 北投溫泉鄉熱起來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自97年度推動「中小企業群聚創新整合服務計畫」,不同於過去個廠輔導的方式,利用產業群聚輔導,串連價值鏈內的廠商互助合作、共同學習、資源分享與協同運作,以達到規模經濟,協助中小企業價值提升 (Leverage Value),發揮群聚效應。
計畫網址:www.smecluster.org.tw
北投有豐厚的條件,發展兼具知性與感性休閒養生文化。因此,在這項計畫的輔助下,將北投的豐富遊憩資源整合四條可以細細體驗北投道地文化與感動的行程,分別為「北投古蹟與木炭窯之旅」、「溫泉藍染之旅」、「農園體驗與農民市集樂活之旅、與「木炭窯樂活之旅」,迥異的旅遊路線分別揭露不同的北投風貌,但共同傳達給旅人的卻是北投的健康與樂活的氛圍。
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洪德仁表示,北投這座健康養生旅遊勝地,因為應用科技化的行銷策略,讓造訪北投、體驗北投文化人的愈來愈多。為讓更多人認識北投,北投群聚業者在這項計畫的輔導下,將逐步運用網站、QR Code、簡訊…等科技化行銷工具,傳達北投溫泉鄉的健康新形象;更將在國際知名虛擬平台「Second Life」上起造一座溫泉健康城,向世界展示北投的美好。
科技步道 電子解說輕鬆遊
當遊客來到當地,有行動條碼、適地性服務(Location-based Service)協助遊客即時取得旅遊資訊及優惠券等,順利悠遊北投。另外,為提供遊客不同風貌的北投,嘗試打造銀光巷科技步道,以生態解說員為主,搭配「電子解說員」,遊客可以使用PDA、智慧型手機,透過電子解說員所提供多語言、同時融合地圖指引、聲音、照片、文字等行動導覽,而有了更深刻觀察、尊重生態、包容文化的全新旅遊「體驗」,為了共榮北投理想所建立的「北投健康綠活網站」,也擔任起提供給國內外遊客最完整的北投旅遊知識的北投百科網站,建立起縝密的旅遊協助網絡,再喚起北投當年的風采。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表示,北投溫泉休閒養生群聚主要朝「北投體驗旅遊」、「綠色北投,科技行銷」、「伴手禮開發」發展,因此,今年的群聚輔導工作重點不僅要透過旅遊行程的規劃將北投由點串成線,更需要藉由開創北投特色新商品與服務將北投的各種特色織成面,並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與科技行銷將北投的美與感動推向市場。
【 2009-06-25 / 經濟日報 / F2版 / 科技e創新 】
2009年6月23日
車載資通訊產業推動辦公室 催生台灣優質行車環境
「經濟部車載資通訊產業推動辦公室」(Telematics Promotion Office , MOEA,簡稱TPO)在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指導下於今年六月正式成立。日前經濟部技術處吳明機處長在推動辦公室揭牌儀式中表示,新興國家的汽車產業興起,特別是今(2009)年3月大陸更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讓過去屬於封閉產業的日、韓、美、歐的汽車產業產生質的變化,加上金融風暴影響,及新興國家汽車快速發展,讓台灣產業有新的機會,以公平、公開的條件,切入國際汽車大廠的產業價值鏈。TPO推動辦公室將扮演此產業的推動角色,讓台灣成為車載資通訊的試驗場域,將台灣產業的競爭實力推向世界的舞台。
TPO推動辦公室的成立是依據行政院2008第28次科技顧問會議結論,設立車載資通訊產業推動小組,俾利我國車載產業鏈之建構與發展。辦公室主任由資策會王瑋副執行長擔任,未來將致力於協助整合國內相關資源、協調跨部會意見,運用我國ICT的優勢,驅動全球智慧交通,建立台灣成為全球車載主要供應國及整體方案輸出國,並且打入全球汽車供應鏈為目標。現階段TPO辦公室幾項重要的任務:一是進行下世代車載資通訊技術規劃;二是與國際大廠合作接軌,三為掌握兩岸及新興國家的市場機會,讓車載資通訊產業成為我國ICT產業發展重要的里程碑。
圖1:經濟部車載資通訊產業推動辦公室發展定位
除了佈局全球市場,TPO推動辦公室亦積極推動兩岸合作,在今(98)年4月13、14日,由經濟部指導的搭橋專案-「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中,邀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擔任總團長,帶領北京、上海、長春、福建、廈門等一行83位代表,開啟兩岸產業合作的橋樑後,又針對單點城市展開進一步的實質合作。5月11日「台廈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合作座談會」則由廈門市政府副市長葉重耕領軍,共計產官學研58人與會,雙方業者簽訂共同發展智慧城市應用技術與服務的合作協議。
TPO推動辦公室已悄悄付出行動,爭取台灣車載資通訊廠商新的發展模式與合作方案,未來,TPO辦公室將積極推動國內車載資通訊產業鏈建構、創新服務試驗開展、歐美日等國際大廠技術合作、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合作交流等,並協助政府規劃車載資通訊產業之政策方向,協調推動相關所需基礎環境之建置,將台灣完備之智慧交通基礎建設經驗及整體產業能量輸出全球國際市場。
http://doit.moea.gov.tw/news/newscontent.asp?ListID=0999&TypeID=4&CountID=76&IdxID=1
2009年6月11日
2009 CIAPE專業觀眾將樹立汽車行業新座標
在此背景下,中國商務部啟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汽車零部件博覽會,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參展品質,讓全球採購認識和瞭解性價比更高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將博覽會打造成既能高效全面的展示企業品牌形象,又可生機勃勃的進行業界交流交易,博覽會組委會經過認真研究,採取了大規模全球範圍內招募專業觀眾的有效舉措。
提供專業觀眾免費飯店住宿 成功吸引國際專業買家提前預登
首先,對專業觀眾實行免費飯店住宿,為海內外採購商提供最佳便利,並且協助減少專業觀眾行政成本。組委會宣布,「凡8月31日前在博覽會官方網站(www.iapechina.com)進行預登記的所有國際採購商及貿易代理、跨國公司在華企業及機構的業務專員、國內整車廠的採購、研發人員全部提供北京3天(9月23—25日)免費飯店住宿。」這一舉措將極為有力地拉動汽車產業鏈上的中堅力量前來參觀,對於提升博覽會的專業性和品質度極為有利。
與此同時,博覽會組委會還派出專業團隊,深入全球主流汽車行業展會進行招商,不遺餘力地向專業觀眾推介宣傳,爭取實現信息無縫隙傳播。截止6月5日,通過本屆博覽會官方網站(www.iapechina.com)進行預登記參觀的國際專業觀眾就已超過去年,尤其是歐洲、美洲、亞洲的一些汽車發達國家的汽車管理者和經營者。
海內外汽車產業專業觀眾群聚北京 打造汽車零部件亞洲採購新趨勢
預計在2009年的CIAPE博覽會上,將會有來自中國的主要整車集團、美國汽車後市場協會、美國汽車配套供應商協會、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法國汽車零部件協會、韓國汽車工業合作協會、意大利汽車工業協會、英國貿易及投資署、德國聯邦採購物流協會等組織、全球著名汽車集團採購商等前來中國國際汽車零部件博覽會參觀採購。同時,與本屆博覽會簽約合作的50多家國內外媒體也將組織不同規模的專業觀眾。
據瞭解,如此全方位、多渠道、大手筆的專業觀眾招募工作,在汽車零部件類展會尚不多見。預計,今年的中國國際汽車零部件博覽會的專業觀眾,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將樹立汽車零部件類展會行業新座標。
中國政府主導的中國國際汽車零部件博覽會,已成功舉辦兩屆,每年這個平台都會聚集中外1000多家優質零部件供應商,前兩屆展會共吸引了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10萬名專業觀眾,展會規模和品質得到了業界充分肯定。
http://www.cartronicsasia.com/itcar/CartronicsNewsDetail_Skeleton.asp?index0=31274
用專利打造專業產品 郃發創造高價車用藍牙耳機獨門市場
郃發企業總經理洪朱在強調在「溝通、安全、效率」的產品開發文化下,持續傾聽客戶需求,為客戶開發符合市場潮流產品,再搭配15年以上的產品開發經驗,能將藍牙產品之韌體與線路調整到最佳狀態。此外,在生產與QC方面,為了確保產品品質,全部都在台灣進行生產與檢驗,並搭配獨家產品設計專利,為客戶提供創新產品功能。因此郃發所生產之各種車用藍牙免持聽筒,不僅在收音效果上維持最高水準,在聲音分離度上也獲得市場肯定,遠超過其他競爭對手。
針對車用免持聽筒市場客戶需求,郃發將展出能支援車用藍牙免持擴音功能的iDock 12,不僅能在一般情況下透過iDock 12擴音喇叭直接播放藍牙手機當中的各種音樂,當有電話撥入時,iDock 12會自動切換至免持聽筒擴音播放模式,讓使用者在不拿起藍牙耳機的情況下,直接將iDock 12當作是免持擴音喇叭進行對談;當使用者需要進行私密對談時,只需拿起藍牙耳機,不需按下任何按鍵,iDock 12會自動將聲音切換到藍牙耳機當中,並關閉擴音喇叭聲音輸出。由於採用郃發專利抑制噪音與回音消除設計架構,因此能將聲音分離度能提升至30dB,遠比競爭對手的10~15dB要高出許多。
據了解,針對相當熱門的iPhone手機,郃發也將推出能支援iPhone歌曲播放切換功能iDock12版本,不僅展現出郃發的產品開發技術的先進能力,在音樂播放上更能展出現聲音分離度提高之播放效果。
針對商用車輛(如貨車、卡車)等應用環境,由於收音距離較遠,環境噪音較高,且操作較不方便,因此郃發推出BTD-SK藍芽免持聽筒產品以為因應。不僅提供專用彈片夾可安裝在遮陽板上,也擴大按鍵面積以方便直接操作。此外,為提升收音效果,郃發改用指向性高感度收音麥克風,搭配上雜音抑制與回聲處理專利設計,不僅能過濾環境噪音,加大之擴音麥克風更能確保使用者在車中的免持聽筒使用效果。可有效提供收音效果。
中華汽電網
http://www.cartronicsasia.com/itcar/CartronicsNewsDetail_Skeleton.asp?index0=31217
以顧客為尊 喜樂園為客戶開發創意車用電子周邊產品
以最新推出的FM31B車用藍牙FM傳送器為例,透過專利之外觀設計,將FM傳送器、藍牙耳機等功能整合至單一機器中,並且與方向盤緊密結合在一起,不僅在外觀上相當獨特,在操作上也更加方便。此外,內建SD卡槽與USB介面的設計,可讓使用者直接將音樂檔案複製到SD卡或USB隨身碟當中,並且透過FM傳送器功能將音樂透過車內音響系統進行放送,可說是為汽車駕駛帶來更多樂趣。為了提供長時間使用,FM31B內建可抽換式鋰電池設計,可讓使用者連續使用超過10小時以上,並且能依照使用情況隨時進行電池更換。
在衛星導航產品當中,針對大眾市場,喜樂園推出GP43K車用導航機產品,該產品使用4.3吋觸控螢幕,並且採用掌微A3雙核處理器晶片,搭配安裝在SD記憶卡當中的專業導航軟體,不僅提供衛星導航功能,還能支援藍牙耳機與FM傳送器功能,可協助駕駛在車上接聽來電,並且將聲音直接傳送到車上音響。 GP43K也能支援包括flash動畫播放、電子書播放、MP3音樂播放、MP4電影觀賞與照片瀏覽等功能,並且提供AV-IN,因此消費者可額外加裝倒車鏡頭,直接於GP43K螢幕當中提供倒車影像。
由於衛星導航與車用影音已成為車主重點需求,因此喜樂園推出支援七吋觸控螢幕之衛星導航機GP70C,採用三星2443解決方案,支援高清解析度影片播放,可將電子地圖直接內建機器當中。除提供衛星導航功能,還能支援藍牙耳機與FM傳送器功能,可讓駕駛在車上直接接聽來電。GP70C能支援包括flash動畫播放、電子書播放、MP3音樂播放、MP4電影觀賞與照片瀏覽等功能,並且提供AV-IN,因此消費者可加裝倒車鏡頭,提供倒車影像功能。因應無線電視觀賞已成為車用影音趨勢,因此GP70C可提供DVB-T或CMMB數位電視接收功能,端看客戶所在地區無線數位電視訊號來選擇對應模組。
喜樂園(攤位號碼C426, C428)是COMPUTEX TAIPEI 2009車載電子趨勢專區參展商之一,強調在車用電子產品開發方面,擁有相當完整經歷,經驗也相當豐富,並且在產品功能與品質方面擁有完善之驗證與QC程序,因此能為各種客戶需求提供專屬客制化服務,搭配大型合約生產工廠,能在價格上提供極具競爭力生產報價,以滿足不同客戶需求。
中華汽電網
http://www.cartronicsasia.com/itcar/CartronicsNewsDetail_Skeleton.asp?index0=31216
大陸五月新車產銷突破110萬輛 擴大內需為推力
5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0.69萬輛和111.97萬輛,比上月下降4.56%和3.11%,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9.60%和34.02%,月產銷量處於較高的水平,這也是繼3、4月月產銷超過100萬輛後的第三個月份。一般來說,5月是汽車產銷由旺季向淡季過渡的月份,其產銷量一般比3、4月有較大幅度的下降,而今年情況表現於往年頗不相同。在5月汽車產銷兩旺的拉動下,1-5月汽車產銷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率分別達到11.10%和14.29%,是今年以來首次累計產銷增速達到兩位數水平(1-4月產量增長6.4%,銷量增長9.43%),行業形勢繼續看好。
轎車和交叉型乘用車繼續保持較高增加速度
轎車和交叉型乘用車5月產銷表現突出,跟上月同期相比基本算是持平,增加速度在三成以上。由於這兩個車型所佔市場份額較大(53%),因此拉動了汽車整體的高速增成長,而兩個車型的增加貢獻度分別達到46.81%和51.80%。從轎車分排量的增加情況看,1.6升及以下車型依然保持較快的增加速度,而高排量的品種整體表現不理想,其中比重比較大的1.6~2.0升、2.0~2.5升、2.5~3.0升月銷售量比上月分別是增加1.1%、減少8.3%和減少18.0%,比去年同期相比分別減少1.2%、增加22.3%和減少7.25%。
從交叉型乘用車完成情況看,在政策利多促進下,今年以來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主要企業生產經營任務非常飽滿。各企業加快新品的推出,加大對政策受惠車型的營銷力度也是促進以上兩類車型增長的一個因素。另外,MPV和SUV產銷均低於上月,生產分別下降8.2%和7.2%,銷售分別下降10.1%和1.5%,與上年同期比較,除MPV銷售有所下降外,MPV生產和SUV的產銷也出現了一定的增長,但幅度小於轎車和交叉型乘用車,其中MPV和SUV生產分別增長4.3%和9.8%,銷售分別減少1.1%和增加25.8%。
擴大內需政策是促進今年汽車產銷增加的主要動力
從目前促進前5個月汽車產銷增長的政策因素看,主要有四個:燃油稅改革、購置稅減半政策、汽車下鄉和汽車報廢補貼政策。而前5個月拉動汽車整體增長的車型也是以上政策受惠最大的車型,因此可以說明政策性因素是促進今年汽車產銷增長的主要動力,這也體現了政府政策對重點產業的呵護。同時從分月完成情況看,利好政策作用的延續性較好。這將成為貫穿2009年始終的一個最突出特點,另一方面也擔憂如利好政策如不能延續下去,將會給明年的汽車產銷造成非常大的波動。
商用車明顯比上月下滑
5月,商用車產銷狀況低迷狀況未見好轉,產銷總量和增長數據均走低,大幅度的低於行業平均增長,與乘用車增勢無法相比。與上月比,商用車產銷分別下降15.89%和9.77%,而乘用車基本與上年持平;與上年同期比較,商用車分別增長8.62%和7.30%,低於乘用車增長30%和40%,比行業平均增長分別低21%和27%。從商用車各品種完成情況看,與上月相比,客車和貨車以及貨車非完整車輛產銷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半掛牽引車和客車非完整車輛有一定增長,跟去年同期相比,除貨車外,其他商用車車型表現較差。儘管政府也出台了一些促進部分商用車發展的利好政策,但商用車市場表現明顯弱於乘用車市場,商用車生產企業面臨著較大的壓力。
經濟效益主要指標降幅繼續縮小
隨著汽車市場的逐步回暖,行業經濟效益出現好轉,從1-4月19家重點企業(集團)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快報看,下降幅度比一季度有明顯縮小。其中營業收入下降10.74%,縮小了3.41%,利潤總額下降27.99%,縮小了20.37%,工業增加值下降6.46%,縮小2.49%。在19家企業(集團)中,8家企業營業收入高於上年同期,其中2家由上月負增長轉為正增長,11家低於上年同期,但其中有8家降幅縮小;在19家中,5家企業實現利潤為增長,10家企業實現利潤為負增長(其中有7家降幅減緩),4家企業虧損 。其他指標多數出現好轉。
結構性增長是當前汽車工業發展的突出特徵
今年以來多次提到今年汽車產銷呈現結構性增長態勢,即乘用車產銷明顯好於商用車,而乘用車產銷的增長主要拉動因素是交叉型乘用車和1.6及以下的轎車。由於乘用車和商用車購買對像存在較大的差異,在特定的宏觀環境呈現結構性增長屬於正常情況。針對商用車企業今年以來面臨著的巨大經營壓力,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但這些政策的力度明顯不夠,協會也在調研擬提出建議,希望有關政府部門能夠有力度更大的促商用車發展的政策出台。
【20090611 中華汽電網/劉文程 台北報導】
中華汽電網:
http://www.cartronicsasia.com/itcar/CartronicsNewsDetail_Skeleton.asp?index0=31275
2009年6月10日
EU宣佈為Car-to-x通訊保留頻段
歐盟(EU)日前發出一份新聞稿表示,歐盟委員會(EU Commission)已做出一項決定,為‘汽車對多應用’(car-to-x)通訊應用保留一個泛歐洲通用的頻段。該決定乃針對促進協同系統的開發,以減少交通事故的產生。
這項決定所提及的泛歐洲通用頻段,能提供EU所謂的即時且可靠的通訊,適用於車載間以及汽車與路旁公共建設間的通訊;亦為一般大眾所知的汽車對汽車(car-to-car)和汽車對多應用(car-to-x)間的通訊。
業界已開始為Car-to-x應用進行通訊裝置和技術的開發,而該通訊是基於WLAN技術並加以修正,以支援收發站間在高速行動下的通訊,並且考量到使用者接受到波的頻率與波源發出的頻率不同現象的多普勒效應(Doppler Effect)。
根據該決議,一個在5.9GHz頻寬內、約30MHz寬的頻寬範圍,可望在未來6個月內由國家認證單位認可並實施在交通安全應用上。其他服務早已開始利用此頻率的應用,如業餘無線電服務也不至於受到干擾。
這項決議是歐盟於2006年宣佈的智能車輛系統計畫(Intelligent Car Initiative)的一大進步,促使資通訊技術的使用達到更具智慧、安全和乾淨的道路傳輸。
這個舉動亦使歐洲的標準檢驗進程達到可與美國和日本相較的水準。美國已為汽車對多應用通訊保留了5.9GHz頻寬內70MHz寬的頻率範圍;日本則使用在5.8GHz範圍內的頻段。
Car 2 Car Communications Consortium的總經理Rudolf Miezner為EU的舉動表示喝采,他並表示:「在缺乏頻率資源的狀況下,跨出這一步是相當重要的。」
在即將到來的秋季,德國汽車產業計劃舉行一場大規模場測,在現實條件下測試汽車對汽車以及汽車對多應用間的通訊。
(參考原文: EU reserves frequencies for Car-to-x communications)
(Christoph Hammerschmidt)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538577_617723_NT_5c7cd420.HTM
Android準備進軍汽車電子市場
繼手機、Netbook之後,Android也將進軍汽車電子市場。德國一線汽車電子零組件供應商Continental日前發表了一款專為汽車設計的AutoLinQ網際網路平台,就是採用Google的Android作業系統。
該 AutoLinQ平台是在最近的Telematics Detroit展會上亮相,為一款能讓汽車駕駛人使用連網相關應用的、結合軟硬體的系統。Continental計畫藉助此平台,建立一個「永不斷線」的管道,提供諸如位置資訊等服務,或是透過這樣一個開放性平台,催生各種需要車輛即時狀況報告的應用軟體。
Continental的發言人表示,由於是在汽車環境使用,因此該平台大多數的應用程式將會以語音控制,並主要以語音播放程式操作結果。該平台也有可能用在現有的車內導航系統等顯示器設備中。
而 Continental選擇Android平台的原因,是該作業系統為開放源碼平台,而且許多應用程式開發商已經對Android很熟悉。 Continental期望有第三方開發商能提供許多相關應用程式,不過該公司發言人也表示,他們要的不是一系列新的獨立應用程式,而是能夠互動的不同應用軟體。顯然Continental希望能將iPhone的成功經驗移植到汽車環境。
目前Continental已經有供應採用Windows Automotive作業系統的車用資訊娛樂系統平台,該公司表示,開發Android平台產品並不是要取代Windows,而是要使該產品線更完整。「我們的微軟平台在性能表現與系統可靠度上都佔有優勢;」發言人表示:「但我們認為Android環境將符合更彈性的市場需求。」
Android作業系統進駐汽車能否成功,得看應用程式開發商對該平台的接受度;該發言人強調:「我們不是要打造私有的功能,我們將把網際網路的多樣化帶給汽車駕駛人。」無論如何,該公司將建立一系列包含安全性、可用性的應用條件、規格與原則。
透過新平台,Continental企圖能迎合來自國際汽車OEM業者的不同需求,畢竟這些廠商才是決定他們是否將在車款中採用AutoLinQ、或是要怎麼應用的主角;也因為如此,Continental無法提供相關產品上市的時間表:「這主要將取決於各種應用程式的問世情況。」發言人表示。
(參考原文:Continental puts Android internet platform on wheels,by Christoph Hammerschmidt)
2009年6月9日
车载通信终端从导航向智能通信跨越将是大势所趋
业内人士认为,“车载信息服务”系统在国外应用已经相当成熟,随着该系统在国产热销车型的应用,加上汽车驾驶者“车盲”率越来越高的因素,预计将引发内地众多车企效仿,而让“车载信息服务”成为车企的下一个竞争热点。同时,服务升级让更多车主享受到服务的升级。
国产车首次用“车载信息服务”
5月17日,随着新凯美瑞240VG-Book智能领航版上市,“车载信息服务”首次应用在国产整装生产的具体车型上。“车载信息服务”系统远远超越了当前的GPS导航系统,该系统在导航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呼叫中心”和软件系统来为车主提供“点对点”的服务。
据悉,通用汽车表示今年将在内地正式推出OnStar车载信息服务业务。事实上,通用的OnStar系统也已进入内地,只是目前尚未应用于具体车型上。早在2007年11月底,通用汽车建立上海安吉安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这是北美市场之外的首家OnStar信息服务业务机构。
业界认为,内地车市已经连续4个月跃居世界龙头的地位,世界汽车巨头对于内地的市场更加虎视眈眈。而汽车庞大保有量,也让车载信息系统拥有广泛的市场。而随着丰田G-Book和通用OnStar服务系统的进入,内地必将掀起一股“车载信息服务”系统竞争的高潮。
驾驶者对智能副驾有需求
据佛山各大驾校不完全数据显示,佛山绝大多数驾驶者对车辆的维护一窍不通,估计有超过八成人不懂更换轮胎。
某驾校负责人指出,全民皆驾驶者已经大势所趋,由于汽车使用的复杂性,作为一种出行的工具,车主无暇去研究和了解汽车。
与过去专职司机年代不同,越来越多的车主仅仅知道D挡和P挡,对于车辆内明目繁多的功能知之甚少,尤其是女性和中年以后才学开车的男性。随着对用车一无所知的车主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往往需要一个专职的服务人员提供服务。无疑,扮演智能副驾的“车载信息服务”系统,无疑能解决车主用车的烦恼。
探因:竞争升级延伸服务
经历了2003年和2004年的汽车高速增长期,内地汽车消费市场也在迎来了换车潮的大好商机。汽车市场经历了长期的竞争激烈,仅仅通过车辆配置的智能化,已很难在同质化的竞争中形成优势。而汽车作为出行工具及其高强度移动使用的特性,以及高速移动的汽车还会涉及到生命安全事故,这些因素决定了汽车在售后服务上需要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对于厂商而言,推出“车载信息服务”无疑是增加了服务的筹码。以导航服务为例,仅仅依托原先存储的一成不变的数据,已难满足路况多变的因素。通过人机对话的设置的导航系统,结合服务平台收集到最新的修路情报或者实时路况信息,为客户提供出行指引,无疑会增加用户的优越感。
此外,“车载信息服务”的应用,拉近了消费者与厂家之间的距离。而随着大量传感器在车身上的应用,呼叫中心可以通过接收车况的数据,为车主提供最合理的应急方案和维修方案。远程故障的科学诊断,也将杜绝经销商在维修上的猫腻。对于当前维修市场混乱的前提下,对经销商的行为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车载信息服务”
“车载信息服务”系统英文为Telematics,是指在车上安装的资讯系统平台,通过通信网络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车载信息服务”系统起源于美国,通用在1996年组建了第一个车载信息服务系统,即通用OnStar,并首次在1997年凯迪拉克车型上应用。目前,OnStar在北美建有5 个呼叫中心,为超过500万的客户提供服务。全球比较成熟的车载信息服务系统还包括丰田G-Book、欧洲的ATK、福特的Wingcast等。
对比:导航与车载信息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车载信息系统的雏形——导航仪也在内地汽车配件制造商的推波助澜下,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导航和防盗抢控制是其中最主要的卖点。当前,导航仪的导航功能主要通过内置的路线信息以及GPS的定位系统,为车主提供出行指引,路线的更新很难做到与实时路况相结合,例如遇到封路等情况导航仪仍会做出错误指引。不过,GPS定位为警方破获盗车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纯粹的导航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使用的需求,实现车载信息终端从导航设备向智能通信设备的跨越将是大势所趋。与纯粹的导航相比,车载信息服务系统有着本质的区别。车载信息服务系统由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是数据中心,另外一个就是呼叫中心,可以实现包括道路问询、远程解锁、远程车辆诊断、失窃车辆定位、气囊打开报警、撞车自动报警、道路救援等在内的车载智能通信服务。由于车载信息系统插入了人工服务的内容,会随着平台不断完善和扩充,服务将更加全面。
以出行为例,目前已经进入市场的车载信息系统丰田G-Book的路径检索服务,已经实现了在部分地区根据实时路面监控提供最佳出行方案。据广丰佛山溢丰店总经理邓小雄介绍,G路径检索服务能为出行提供规避交通拥塞的指引,目前该服务以通过人工服务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行驶的车辆上,系统将根据最新的交通信息和相关历史数据,给顾客提供最合适的路径建议,将指引下发到车载屏幕上,并提供有声引导功能。此外,G路径检索服务未来将逐步向其他地区扩展。
目前,呼叫中心还可向车主提供各种股票、新闻资讯,同时支持语音文件发送,让车主在驾驶时,就能轻松掌握这些重要信息。
http://www.51gps.com/news/HTML/7825.html
解析PND和车载GPS对GPS导航手机发展的影响
GPS导航市场个人应用产品上分便携式GPS、车载GPS和GPS导航手机几大类,而遵循着你涨我降的规律,便携式GPS和车载GPS的市场份额的增长势必争夺GPS导航手机市场本有的占有率。虽然很多调研机构发表报告说,全球PND将来增长减缓,GPS导航手机增长增速。但是考虑中国GPS导航市场还未进入成长期,相对应的车载GPS导航转载率极低,便携式GPS普及还有上升的空间,所以对未来GPS导航手机的增长不能盲目乐观。
宝马、丰田等高端汽车纷纷加大推出搭配GPS导航功能的车型数量,并且GPS导航功能由高端车型向中低端汽车车型延伸。中低端汽车搭配GPS导航功能这一亮点势必吸引广大爱车消费人士的眼球,GPS导航市场产品竞争将会更激烈。
而便携式GPS在市场上仍占据着目前国内GPS导航市场龙头地位,并因为集成了目前如CMMB数字电视、测速雷达、倒车后视等热点功能备受开车人士的追捧。便携式GPS导航仪功能越来越来多,连上网功能都具备,说不准什么时候连电话通信功能都将集成,到时候GPS导航手机和便携式GPS导航仪的界限将模糊不清。
尤其是国家为振兴经济出台的一系列计划,推出汽车一系列优惠刺激方案,刺激了汽车市场活力,随着汽车市场振兴和GPS导航在我国深入,车载GPS市场的占有率势必进入一个增长时期。而便携式GPS导航产品目前还有上升空间,并会进一步占领GPS导航手机原有的步行导航领域。
http://www.51gps.com/news/HTML/7862.html
經濟部車載資通訊產業推動辦公室(TPO) 揭牌典禮 新兆元產業推手正式啟動

2009年6月8日
研華切入北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7月份上路
研華(2395)表示,「台北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即將於今(09)年6月底前驗收,7月份正式上路,其獲得公車處採用的車載相關產品,亦將隨之啟用,除對業績產生挹注外,也使其企業形象有不少幫助,有助未來接單發展。
研華說明,台北市政府於數年前積極投入公車動態資訊系統建置,目前正進行第4期工程,每台公車都將加裝GPS系統。研華從2001年起即接觸車載資通訊市場,經驗豐富,因此獲台北市公車處採用,在第4期導入研華的車隊管理平台。
公司補充,由於公車動態資訊系統中的車機、智慧站牌,所處環境惡劣,不僅溫差大,且面臨許多粉塵、震動等惡劣情況,因此寬溫、防塵、防震等特性,就成為車載機具必備基本因素。這方面是工業電腦所擅長領域,研華跨入車載資通訊部分已有8年歷史,且於數年前打入歐美市場,擁有穩定客戶群;而在台灣市場,隨3G技術日漸成熟,如GPS已成為普及的基本配備,台北市每台公車都將加裝GPS系統,未來極看好這部分的潛力。
此外,研華認為車載資通訊,最主要的商機在大陸市場。由於大陸地區貨車、大客車,每年粗估即有800~1000萬台的數量,加上土地遼闊,對行車期間資訊的需求多,因此兩岸若能透過相關車用電子產品的合作,共同開發、做系統整合運用,將能創造更多商機。
研華補充,除「台北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外,公司日前也與台北市政府、巨大(9921)合作「微笑單車」方案,雖對業績有所挹注,其實份額不大,惟對企業形象有不少正面幫助,有助未來接單發展。
另外,微軟18日宣布將以超越往年的規模,參展2009 COMPUTEX Taipei,其中研華為其Windows Embedded(嵌入式)領域的合作夥伴之一。研華表示,微軟為其合作已久的對象,此舉將可加深雙方關係的深化、有益長期合作。
資策會成立車載資通訊產業推動辦公室
】2009/6/8 下午 05:26:46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副執行秘書鍾嘉德表示,他們對TPO有很高的期望,也投入了比其他辦公室還多的資源,希望在辦公室成立後的兩個月內,就能規劃出未來四年的發展方案,並且在以台灣為試驗場所之後,能夠發展出更完整的產業鏈。
看好車載資通訊市場潛力,經濟部委託資策會成立車載資通訊產業推動辦公室(Telematics Promotion Office,MOEA,簡稱TPO)。希望推動車載資通訊產業成為下一個台灣的兆元產業。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副執行秘書鍾嘉德表示,他們對TPO有很高的期望,也投入了比其他辦公室還多的資源,希望在辦公室成立後的兩個月內,就能規劃出未來四年的發展方案,並且在以台灣為試驗場所之後,能夠發展出更完整的產業鏈。
車載資通訊產業推動辦公室主任王瑋表示,對他們來說這個辦公室的成立有兩大目標與責任,一是進行下世代車載資通訊技術規劃;二是與國際大廠合作接軌,以及掌握兩岸及新興國家的市場機會。
他們要協助建構起完整的產業鏈,促進跨部會整合,作策略規劃和推動。且他強調,雖然台灣的汽車市場規模不大,卻有擁有很好的ICT背景,因此兩岸在技術和市場的互補,相信能夠帶來很好的效果,成為兆元產業應是很有希望的。
而事實上,除了經濟部之外,從各產業出席的盛況也不難看出車載資通訊產業被各方寄予厚望,如研華、微捷、遠通電收、大眾電信、鴻海、佳世達、泰山電子、友邁科技等不同產業都派代表出席,希望能在車載產業上有所發展。
新世紀資通產品行銷處副總經理江百齡表示,他們確實感受到企業客戶是有這方面的需求,如更好的企業車隊控管就會是客戶所期待的,因此他們相當看好車載資通訊的發展。
而大眾電信總經理許峻源則期許,未來WiMAX發展起來之後,能夠和車載資通訊系統做很好的合作。
另外,耕耘車載市場已久的微捷(微星關係企業)則認為,TPO辦公室的成立就像幫台灣對外建起一座橋樑,除了可以幫助台灣廠商和國外市場接軌,還能為國內廠商引進更多相關新技術,相信會有一定的幫助。
不過微捷科技處長高健雄也指出,車載資通訊產業其實不容易做,特別是對有出貨量壓力的IT廠商來說,因為車子和電腦不一樣,不像電腦只要在實驗室通過測試就可以出貨,車載裝置光是先期的投入可能就要花上三到五年的時間,才有可能開始出貨,因此這對有出貨壓力的IT廠商來說,在投入之前可能要有一定的認知。
http://www.runpc.com.tw/news.aspx?id=100314
2009年6月4日
兩岸攜手 在台建TD試驗網
2009.06.05 03:42 am
工研院與大唐電信昨(4)日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台灣建立第三代行動通訊(TD-SCDMA)的試驗網,未來終端廠商可以在台灣驗證,大陸出貨,並且下一步建立4G的LTE的試驗網,兩岸攜手共進4G市場。
同時,台灣區電電公會副理事長鄭富雄也與北京通信信息協會會長張英海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合作無線城市。鄭富雄表示,電電公會有4,000家公司會員,外銷產值占國內製造業的二分之一,因此與北京通信信息協會合作,不僅有助於進軍大陸市場,也可以共同布局海外的國際市場。
工研院資通所所長林寶樹與大唐電信高級副總裁黃志勤昨天代表雙方簽約,李鍾熙表示,TD現在用戶數才100萬,發展較不順利,主要是由於終端產品的產業鏈還沒有建立完成,台灣業者擅長終端產品,雙方將成立TD試驗網,未來台灣廠商都可以直接在台灣驗證產品,再到大陸出貨,起碼節省二至三成的成本。
據了解,電信營運商如遠傳與威寶都將參與建立試驗網,提供晶片廠、上網本、手機業者一個測試平台,讓業者不必到大陸去測試產品。
李鍾熙說,下一步將在台灣建立LTE試驗網,不論是WiMAX與TD的最後方向都會走到LTE,預期還要有一、兩年成熟期,要到2011年才會成立試驗網。由於WiMAX成熟,不需在大陸設試驗網。
兩岸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也達成六項協議,以強化雙方產業合作與交流;成立行動工作小組,召開工作會議;推動兩岸電信業者在行動漫遊、資費降價、詐騙資訊與直通海纜上合作;建立TD試驗網,分享兩岸產業知識;無線城市的交流;每年定期在兩岸輪流舉辦,明年4月在北京舉辦。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4944695.shtml
2009年6月1日
中國3G開台 全新宏捷樂
2009.06.02 04:08 am
中國3G正式開台,帶動市場對功率放大器(PA)的需求,砷化鎵(GaAs)產業從4月起全面好轉,其中全新光電(2455)二大客戶TriQuint Semiconductor與穩懋半導體下單激增,5月營收可望突破1.2億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
昨(1)日掛牌上櫃的宏捷(8086),隨來自山寨機5至6月的訂單大增,昨天掛牌單日漲幅逾91%,新股上市蜜月行情可期。
金融海嘯後,國際砷化鎵大廠資本支出保守,使國內二廠砷化鎵晶圓代工廠宏捷和穩懋代工單大增,上游磊晶廠全新業績更超出預期,使全新5月營收創下單月歷史新高。
宏捷董事長祈幼銘表示,宏捷過去只是主要客戶Skyworks產能調節的水庫,但現在雙方已開始同步驗證下一代的新產品。
法人指出,PA是手機發射端重要元件,主要是用來加強訊號的功率,每支2G手機必須搭配一顆PA,到了3G手機,則要有四至六顆的PA,砷化鎵HBT(異質接面雙載子電晶體)就是生產PA的元件。
因此,砷化鎵今年將隨3G普及化而開花結果,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統計,全世界3G手機用戶今年底將達到1.6億到1.7億戶,到2010年將激增到10億戶,讓砷化鎵廠對今、明年營運展望相當樂觀。
新聞辭典》砷化鎵(GaAs)
砷化鎵是III-V族半導體材料,相對於矽(Si),具有高電子傳輸速度、耗電量小、雜訊低、線性度佳不易失真、耐高電壓等特性,因此能夠符合高頻、高速通訊元件的特性要求,在通訊元件要求輕、薄、短、小趨勢下,現在已成為手機和無線區域網路不可缺的重要設計。
砷化鎵的兩大技術分為HBT(異質接面雙載子電晶體)和pHEMT (假晶高速電子移動電晶體),HBT技術是手機上功率放大器(PA)的最佳選擇,手機切換器(switch)的主流技術則是pHEMT。
【2009/06/0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NEWS/STOCK/STO3/4937715.shtml
大陸WiMAX進城 商機5000億
2009.06.02 03:29 am
繼家電、汽車下鄉及進城計畫後,大陸最近再啟動WiMAX進城計畫,大陸廣電總局在33個城市推動「平安城市」計畫,將WiMAX服務運用在急難、反恐等專用網絡上,將採購人民幣千億元(約新台幣5,000億元)設備及產品。
據了解,東訊可望拿到四川與南京等城市WiMAX專用網的訂單,應用在監控、車輛調度及補足最後一哩基礎建設,用戶端產品訂單量超過10萬套,採購金額可觀。
大陸最大網通業者華為也有意向明泰與鴻海採購WiMAX相關產品;大陸中興通訊則考慮採用聯發科WiMAX晶片,聯發科的WiMAX晶片昨(1)日已獲得馬來西亞的訂單,打破以往英特爾、富士通獨霸WiMAX晶片市場的局面。
工研院資通所所長林寶樹昨日說,大陸的工信部以推動自有的3G技術TD-SCDMA為主,但是廣電總局支持無線寬頻影音技術(BWM),由各個城市自組專網來推動資訊化,可以採用WiMAX等各種技術,目前大陸有33個城市在推動WiMAX網絡,多半是用於急難、救助、反恐等專用系統上。
東訊董事長劉兆凱說,大陸平安城市計畫啟動後,主要的設備採購大餅,仍是落在大陸自有的網通業者身上,但是台灣的WiMAX業者可以在關鍵零組件上受惠,例如:WiMAX遠端無線模組、智慧機框等基地台零件等產品上,商機潛力無窮。
大陸目前WiMAX多利用廣電總局所擁有的700兆赫頻率,而不是一般WiMAX慣用的2.5GHz頻率。目前大陸的二、三線城市都紛紛投入,例如廈門與杭州華數公司都在建立WiMAX實驗網,北京的歌華公司也有很大的潛力。
台北國際電腦展與WiMAX展今天同步揭幕,由工研院與大陸中國通信企業協會共同主辦的兩岸通訊合作及交流會議,將在明日登場,經濟部工業局長杜紫軍昨晚與大陸團進行會前會,商討WiMAX技術與交流的細節,兩岸通訊業者希望透過WiMAX及TD-SCDMA等新技術,分別進入對方市場,以掙脫由歐、美業者掌控的第三代及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
2009/06/0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49382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