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1日

Frost & Sullivan Names MiX Telematics as Top European Provider of Telematics Solutions

May 27, 2009 (Close-Up Media via COMTEX)

MiX Telematics has been announced as winner of the European Commercial Vehicle Telematics Product Line Strategy Award, an accolade presented annually by global growth partnership company Frost & Sullivan.

The award recognizes MiX Telematics' leadership in its field in tailor-made solutions to match the needs of a broad spectrum of clients.

"We are delighted to receive this award, which confirms the ability to offer a broad range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customers across all sectors," said Terry Buzer, Managing Director of MiX Telematics Europe, who collected the award on behalf of the company at the Frost & Sullivan Awards Ceremony held in London recently. "We have recently adopted MiX Telematics as the unified global brand, having built a reputation in Europe over the past decade under the Siemens VDO name."

"MiX Telematics has exhibited business dexterity and acumen in service packaging, making it the ideal service provider to fleets of all sizes that cater to different industry verticals including oil and gas, transportation and construction," said Frost & Sullivan Research Analyst Karthik Elamvaluthi. "Strategic partnerships with technology leaders such as Continental, Microsoft, Garmin and Wavecom have enabled the company to continuously upgrade existing products and introduce new ones."

MiX Telematics is a provider of vehicle tracking and fleet management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consumers and companies of all sizes in over 75 countries on six continents. The company's commercial product range - formerly marketed under the VDO brand and sold by Siemens VDO for 10 years - helps fleet owners ensure driver and passenger safety, reduce fleet running and fuel costs, comply with selected industry regulations, and track and protect vehicles and drivers.
((Comments on this story may be sent to health@closeupmedia.com))

For full details for FRSU click here.

http://www.tradingmarkets.com/.site/news/Stock%20News/2352035/

是方電訊、中華電信、和安保代攜手進軍汽車資通訊平台

中華電信關係企業「是方電訊股份有限公司」,與和安保險代理人股份有限公司(和泰汽車關係企業),跨產業整合並攜手推出「車載資通訊服務」,以服務龐大且日益增加的TOYOTA、LEXUS、HINO車主,此服務不僅協助企業客戶有效管理車隊,更讓個人用車的車主享有防盜等加值服務。

只要經由和泰汽車各經銷商購買汽車保險之任意險,即可享有和安保險代理人公司所提供「車上機」供保戶免費使用(每年通訊服務費另計)。

針對擁有大型車隊的企業客戶,如物流業或租車業,此服務提供「車隊管理」與「調度服務」,有效降低車輛營運成本,提高車輛運用效率;對於個人用車的車主,則提供微波偵測防盜服務。
也就是當汽車遭到入侵時,將由全天侯24小時全年無休的客服中心執行勤務,透過中華電信服務主機,以簡訊進行3次警示以緊急通知車主,有別於傳統警報器的被動警示功能。必要時,將協助車主與警政署110報案中心進行三方通話,以定位系統追踨車輛位置,協助車主迅速追回愛車。

預計今年將結合原有之「e化車險理賠整合方案」,讓車主於傳統車上機功能之外,強化「人機」互動功能。可提醒車主愛車進廠保養的時間,進服務廠前透過系統呼叫服務廠服務人員,更首創運用於道路救援與緊急救難之上,或緊急通報警消單位,進行急難救助。

是方電訊總經理劉耀元表示:「此次和泰汽車與電信業者合作,將行動網路導入車機市場,正式以通訊服務與導航產品,結合全球定位系統(GPS)及全方位之整合通訊網路,提供即時性行動位址(LBS)相關資訊服務,不僅是汽車資訊工業的一大進步,更正式宣告國內車市的服務型態,已由汽車本身提昇到智慧型行車服務。」

http://news.networkmagazine.com.tw/construction/2009/05/26/12755/

兩岸通訊產業交流 工信部2司長將來台與會

(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台北31日電)兩岸產業「搭橋專案」第三個系列本週舉辦「兩岸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中國大陸電信三雄、主要製造業者皆由副總裁或總工程師與會;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2位司長亦隨團來台。

「兩岸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由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以及大陸的中國通信企業協會共同主辦,6月3、4日在台北晶華酒店舉行。

經濟部官員指出,大陸方面將由曾任中國郵電部副部長的中國通信企業協會會長劉立清擔任團長,團員逾50人;包括大陸電信三雄-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以及大唐、中興、華為等設備大廠,皆由副總裁或總工程師與會。

官員表示,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2位司長預定明天(1日)隨團抵台參與活動。

台灣與會業者將包括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威寶電信等電信服務業者;宏達電、英華達、正文科技、雷凌科技等通訊產業設備商與終端產品重量級企業。

主辦單位安排中方的大唐、中興、華為等業者,分別就「兩岸電信技術與服務」、「通訊技術在兩岸城市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模式發展探討」、「兩岸通訊技術合作」等主題進行專題演講。

官員指出,大會議程之外,大陸電信業者此行可望與台灣電信業者個別洽談合作;官員說:「目前不知業者是否於兩天議程中公開合作內容。」

大會預定4日傍晚發布「兩岸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共識」,將就雙方未來合作方向發表共同聲明。98053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531/5/1kerz.html

2009年5月26日

台廈寬頻應用服務合作 資通訊業新契機

發揮台商創新、整合能力 透過Total Solution服務在地社區 提升兩岸三地各城市競爭力

李正宗/策劃.撰稿】
經濟部通訊產業發展推動小組與資策會近幾年積極推動寬頻網路基礎建設,希望以資通訊(ICT)啟動創新應用服務,導入各產業進行異業整合,創造更多加值服務,提供民眾優質生活。

因為優質生活的觀念帶動了應用服務產業的發展契機,台中市電腦公會與大陸的廈門新興產業促進中心在同時間分別成立中部寬頻應用產業聯盟與廈門寬頻網路應用產業促進會,希望能協助業者整合資源創造商機,並於5月中旬由兩單位簽署台廈寬頻應用服務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希望帶動兩岸系統整合商、應用服務商、內容供應商、設備商、運營商等的交流,為台灣業者開創新商機。

經濟部通推小組執行祕書柯獻堂表示,未來生活應用是一種以ICT科技結合人性,進行跨領域整合,提供安心、舒適、便利、永續的優質生活型態,如寬頻影音、安全監控、健康照護、網路購物、居家控制等優質生活的應用。

創新應用服務發展的成功關鍵之一就是寬頻網路環境,包括有線、無線與行動寬頻。這些基礎建設建置完成後,就要將生活應用在地化,進而帶動產業的發展。等到產業達到規模經濟,廠商的服務/產品就能做到全球化,提升廠商的競爭力及世界能見度。目前通推小組與資策會積極以i-Community做為推動寬頻應用服務的主軸,以在有線、無線及行動寬頻網路上建置各種多元化的應用服務,也就是將智慧台灣的觀念導入社區中,社區有一定的規模,就可以帶動設備的產值。

這次台廈雙方寬頻網路應用合作交流,以台灣廠商的創新、整合能力,台灣業者應該有很好的商機。通推小組希望以社區為單位提供的應用服務,能在台灣及兩岸三地各城市遍地開花,以Total Solution服務在地社區,提升各城市的競爭力。
【2009-05-27/經濟日報/E1版/綠能產業專刊】

中華電 進軍車載資通訊

【經濟日報╱記者費家琪/台北報導】
2009.05.26 03:13 am

中華電信與和泰汽車昨(25 )日宣布合作,共同進軍車載資通訊市場,將在車上安裝車上機,提供用戶微波偵測防盜服務,今年目標4萬台,中華電研究所先自製產品,量增後會再釋出訂單給國內的代工廠。

鴻海集團、華創車電、裕隆汽車、怡利電子、遠通電收、研勤科技等都在耕耘大陸車載資通訊市場。中華電副總經理李炎松表示,大陸是最大汽車市場,在交通部兩岸搭橋計畫中,發展車載資通訊系統是重要項目。

中華電信研究所設計與研發車上機,初期先自製產品,未來再開放給代工廠生產,一台售價目前2.5萬元。未來也可以轉向發展大陸市場,尤其是福州、廈門等地。

購買和泰的車輛的車主,經由和安保險代理人公司購買乙式車體險與竊盜,即可有免費的車上機,每月再繳交500元月租費。和安保險公司總經理白錫潭說,今年希望可衝上4萬台的銷售量。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4926760.shtml

電動車研發聯盟啟動 估2020年為台創3千億產值


更新日期:2009/05/26 14:07

全球響應節能減碳,台灣研發電動車也吹起號角!由工研院、車輛中心、金屬中心、中科院等研發單位組成的「台灣車輛研發聯盟」,26日正式啟動,未來將藉由產、官、學等資源,促使台灣電動車輛產業,加速進入國際供應鍊。業者更樂觀預估,電動車有機會成為台灣下一項兆元產業。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指出,目前世界各國陸續推出相關政策發展電動車,像中國提出「十城千輛」計畫,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承諾2015年會有100萬輛電動車上路。至於台灣雖然目前重點是鎖定電動機車補助,但響應全球節能減碳,近期已經放寬對馬達、電池、附件、以及系統整合等相關業者的補助,也就是可以不受3年新台幣3千萬的限制,希望擴大台灣電動車產業的發展。


他也指出,政府補助電動車產業,如果業者能夠進一步開拓市場,未來創造的產值應會超過新台幣3千億。他說:『(原音)2020年產值3千億,這是一個保守估計。台灣憑藉車輛產業,以及IT和電子相關產業,未來在相乘效果下,再加上整個產業結構性的改變,獲取更大的市場占有率,產值應不會只有3千億。』


至於業者的看法則更加樂觀。台灣區車輛公會理事長陳國榮指出,如果按照過去台灣IT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以每台電動車3萬美金計算,保守估計在全球3%的占有率,就是2兆1千億美金的產值。因此長遠來說,電動車有機會成為台灣下一項兆元產業。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526/58/1k5oc.html

2009年5月25日

中華電不排除和大陸SI系統商合作 提供車載資通訊服務

中華電信 (2412-TW)子公司是方電訊這次和和安保代策略聯盟,攜手進軍汽車資通訊平台,為汽車業提供車機以及平台服務。中華電副總經理李炎松表示,車機由中華電信研究所設計,結合GPS、LBS服務,讓行車環境更加智慧化、舒適。未來,不排除與大陸SI系統商,合作提供此類車載資通訊服務。
是方電訊表示,這次的汽車資通訊平台,是一個開放式平台,不僅中華電車機可用,其他的車機軟體也可以使用這個平台。車機將會安裝中華電的 SIM卡,至少可以提供2.5G以上的GPRS傳輸。

李炎松說,車機是由中華電信研究所設計,並交由國內廠商負責製造,不過,不方便提供是由哪些廠商製造。下單數量方面,李炎松也不願多作說明,但據和安保代側面表示,目前已向中華電信置 4 萬套。

最近,兩岸之間有很多的經濟活動,李炎松表示,4/13、4/14的時候,兩岸就已經開了一個智慧型車載系統會議,北京、上海、福州、廈門等地都有派員過來參加。

李炎松認為,大陸的汽車製造相當強,不過,光有車子是不夠的,未來,這種提供失竊、救援服務的平台,都會陸續進軍大陸,車載資通訊系統一定會逐漸興起。

是否會和大陸進行合作,李炎松表示,未來的確有可能會提供車機或平台技術部份給大陸業者,不過,不是直接和對岸的電信業者合作,而是透過當地的SI系統商,進行策略聯盟合作。

李炎松說,目前還沒有特定對象,將會先了解對岸需求後,再決定是否進軍大陸以及如何進入,不過,談策略合作時,應該不會由中華電信直接談,而有可能由中華電信旗下的中華系統或資拓等子公司出面商談。

http://news.cnyes.com/dspnewsS.asp?rno=1&fi=\NEWSBASE\20090525\WEB2686&vi=34265&sdt=20090515&edt=20090525&top=50&date=20090525&time=19:30:52&cls=index1_tech

2009年5月24日

中華電 進軍車載資通訊

【經濟日報╱記者費家琪/台北報導】
2009.05.23

中華電信(2412)將與和泰汽車合作,共同進軍車載資通訊市場,提供汽車安裝車機,將車上的資訊與車主連結,車主可以掌握車子是否被竊,也可以藉由車機取得更多推播資訊。這套系統也將前進大陸市場,與大陸業者合作爭取汽車電子的商機。

中華電透過轉投資的是方電訊,與和泰汽車集團內的保險代理公司和安保險合作,由和安針對投保汽車保險的車主提供車機服務,車子本身具有顯示螢幕,透過安裝車機後,給予車主一個防盜器,因此車輛傾斜或是失竊,車機馬上會發出警訊通知車主。

同時未來透過資通訊平台,系統業者可以傳輸資訊給車主,提供道路情況、美食與旅遊訊息。一旦車子發生緊難事故,系統會自動發出簡訊給警政機關,來給予急難救援。由是方電訊負責整體銷售的解決方案。

中華電副總經理李炎松表示,在交通部兩岸搭橋計畫中,發展車載資通訊系統是重要項目,透過資訊與通訊結合在系統裡,再加上3.5G的傳輸平台,可以發展智慧型運輸系統。因此中華電與和泰汽車合作,拓展這個新市場。未來也可以轉向發展大陸市場,尤其是海西經濟區中的福州、廈門與泉州等地,可以發展智慧型運輸系統、節能減碳與客服中心等新事業,與大陸業者有更多合作的可能。

中華電是由電信研究所發展設計出車機,再委外生產,再加上行動通訊的3.5G系統與網路部分的娛樂實用資訊,整合各項服務推出這項服務。之前中華電曾與裕隆合作,裕隆有Tobe系統提供類似的服務,此次則再與和泰合作。

原文連結
http://udn.com/NEWS/STOCK/STO3/4921627.shtml

WiMAX爆商機 網通受惠

【經濟日報╱記者費家琪/台北報導】
2009.05.25


包括台灣的威邁思、威達超舜、全球一動等全球WiMAX業者將陸續在下半年商轉服務,將帶動WiMAX終端產品商機爆發,包括宏碁(2353)、正文(4906)等都會推出新終端產品,正文、合勤(2391)、建漢(3062)等網通廠將直接受惠。

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將與WiMAX一起舉辦,由於下半年將進入WiMAX開台旺季,使今年WiMAX與通訊產品攤位規模達700個,較去年250個增加 1.8倍。據了解,除了WiMAX終端產品,現場將展出全球最小、重量不到200公克的WiMAX MID(手持式裝置)以及WiMAX數位電視等,是由米迪亞生產,微星(2377)也會推出WiMAX小筆電,精英(2331)也會有WiMAX手機的雛型機。

WiMAX今年會測試在捷運行進時的使用情況,由於捷運時速在80至90公里,正符合WiMAX可表現的速率,因此將由威邁思在木柵線上展示試用的情況。

在台灣WiMAX營運商大同電信、全球一動、威達超舜與威邁思中,大同已在澎湖開台、7月會在高雄開台,其餘業者多半集中在今年第三、四季陸續開台,因此可望帶動一股終端設備的採購商機。

根據資策會MIC最新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台灣WiMAX終端設備出貨量達26.4萬台,維持前一季出貨水準,行動式16e的產品是出貨主力,主要是受到產品相容性及新年度標案的影響。預估第二季出貨量將成長至41.3萬台,而第三季的出貨量將再提升為48.5萬台。第二季成長動能來自全球WiMAX網路布建完成,業者開始推出服務,例如日本UQ、馬來西亞Packet One等業者,同時新興市場的WiMAX營運商需求也將會帶動WiMAX終端設備的成長。

原文連結
http://udn.com/NEWS/STOCK/STO3/4924143.shtml

2009年5月21日

Telematics market emerging in China

by Hua Jinglei

Shanghai. May 21. INTERFAX-CHINA - A telematics market is emerging in China, which will provide telecom operators, software developers and content providers with a new revenue source, an industry analyst told Interfax on May 21.

Telematics, by the industry's definition, refers to the combination of global positioning satellite (GPS) tracking and oth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 use in automobiles, allowing automatic navigation, roadside assistance and remote diagnostics.

"China, the largest automobile producer in the world, has also grown into a large automobile consumer, with annual automobile consumption growth of over 7 percent," Jason Huang, industry analyst with consulting firm Frost & Sullivan, said.

According to Huang, the fast-growing automobile market is stimulating the telematics market in China, 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planning the launch of telematic services in the country.

"In March this year, Toyota Motor Corp. became the first automobile company to launch a telematics service in China with its 'G-Book' telematics system, which comes pre-installed in its Lexus RX350. More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will follow suit in China over the next two years, such as General Motors China and Nissan Motor Co.," Huang said.

Telecom operators, software developers and content providers will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telematics market in China, although the market will initially be led by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ccording to Huang.

Traffic information service providers are emerging in China. Companies such as NavInfo Co. Ltd., AutoNavi Software Co. Ltd. and China TransInfo Technology Corp. (CTFO) are exploring the market by either cooperating with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or seeking partnerships with telecom operators.

NavInfo and AutoNavi have so far cooperated with Toyota to provide the latter with navigation maps and real-time traffic data for its telematics services in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and Shenzhen, while CTFO is talking with China Telecom and China Unicom over the provision of real-time traffic data.

Nevertheless, the market is in its early stages, with the concept of telematics still new to Chinese companies.

"A mature telematics market will constitute three groups of market players in terms of their functions in the industry chain. The primary tier will consist of software and digital map developers and content providers. Telecom operators and 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s will form the secondary tier," Huang said.

"The first-tier market players will provide content-integrated software to the secondary-tier players, who will generate the services.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will form the third tier, integrating telematics services into their automobiles with the help of telecom operators and service providers, which will be sold to end consumers," Huang continued.

Huang said that during the preliminary stages of China's telematics market development, there will be competition betwee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nd telecom operators over control of the industry chain. However, he said the two parties will eventually negotiate a reasonable split of revenues and control, as each party is essent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telematics market.
"The most likely business model of telematics in China will see 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s responsible for user management and billing, while they will share revenues with the other participants in the industry chain," Huang said.

Interfax commentary: Although Chinese telecom operators are well aware of the emerging telematics market, they have been distrac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3G services, though they are bound to enter the telematics field with gusto sooner or later. Although the analyst believes that the most likely business model for telematics in China will see telematics services providers taking care of user management and billing, as systems become more complex, it will be telecom operators who have the expertise to manage the consumer end of the market.

http://tmt.interfaxchina.com/news/1745

2009年5月20日

交通標誌識別系統提升駕駛安全性,出貨量在2015年預計達到700萬套

Summary
Strategy Analytics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擋風玻璃攝像裝置為交通標誌識別系統 ( TSR )帶來增長潛力”;分析認為,安裝在車輛偏離預警系統( LDWS )中的前擋風玻璃攝像裝置的增長將帶動交通標誌識別(TSR)系統的增長。

Strategy Analytics預測,儘管在實際應用中TSR還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如跨境駕駛,但TSR仍有可能在2020年像LDWS一樣受到市場歡迎。這是因為TSR會提供更多的安全性,例如,可以防止駕駛者超速行駛,也可能防止在高速公路上逆向行駛,以避免出現致命的正面相撞。

今年,首個TSR系統被寶馬7系列,奔馳E級和歐寶的Insignia系列採用。由於TSR與LDWS可共用同一個圖像傳感器,使得汽車廠商只需增加極低的成本,就可以為用戶提供額外的安全功能。不過,雖然目前軟件演算法獲得了提升,但是由於不同國家存在語言差異,交通標誌慣例不同,測量系統不同,TSR的採用還面臨很多挑戰。

Source:http://www.autoelectronics.eetchina.com/ART_8800572000_2100005_NT_916b624c.HTM

中國航太科工資訊技術研究院和 Trimble 簽署協議,在華成立合資企業

加州桑尼維爾和北京,

5月11日 /美通社-PR Newswire/ --

Trimble (TRMB) 和中國航太科工資訊技術研究院今天宣佈,雙方已經簽署了最終協議,將在中國成立一家合資企業。

這項協議是在中國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簽署的。

Trimble 和中國航太科工資訊技術研究院各擁有該合資企業的50%,該合資企業將結合 Trimble 和中國航太科工資訊技術研究院的商業專長、知識和技術,在中國北斗 (Chinese Compass) 衛星系統基礎上,在中國開發、製造和發佈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簡稱 GNSS)接收器和系統,服務於商業定位、導航和計時市場等民用領域。 該合資企業將設在中國北京,預計將在獲得中國政府監管部門批准後開始運作。

4 月15日,中國完成了第二顆北斗導航衛星 (COMPASS G2) 的成功發射。該系統預計將能夠在2010年時間框架內覆蓋整個中國區域,到2020年提供一個包括30顆衛星的獨立的全球定位系統。北斗系統可以實現與全球定位系統 (GP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GLONASS) 以及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等現有的和計畫中的衛星定位系統同時使用。

Source:http://news.cnyes.com/stock/dspnewsS.asp?fi=%5CNEWSBASE%5C20090512%5CWEB172&pagetype=usastock&cls=usheadline

黃永和: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政策性思考

Summary

在整個《汽車產業振興規劃》中對於新能源汽車所做的有關發展目標的主要內容

1)電動汽車產銷形成規模。在這個目標裏面提出改造現有生產能力,形成五十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產能。

2)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乘用車銷售總量5%左右。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

3)主要乘用車生產企業應該具有通過認證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思路主要有六個方面:

第一,用財稅政策支援新能源汽車重點產品。實際上是純電動和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這貫穿於整個規劃的前後,比如,從規劃目標到主要任務,到最終的政策措施,實際上它體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重點支援純電動和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第二,在商業化推廣方面,主要是起動國家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由中央財政安排資金,對於示範工程的業主單位元給予財政補貼。在二三月份已經公佈了有關的實施的管理辦法,包括大致的一些補貼標準,這裏面還支持大中城市示範推廣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等等。

第三,在促進私人消費方面,研究制訂對消費者購買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普通型混合動力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的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實施辦法。它的主要目的是縮小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的差價,降低私人消費購車成本,促進私人消費新能源汽車。實際上在規劃過程當中專門有這項表述,所以下一步應該還在研究如何促進私人汽車消費在財稅政策給予支持。

第四,制訂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要求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要制定規劃,優先在城市公交、出租、公務、環衛、機場領域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

第五,制訂中長期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對於新能源汽車,特別是充電式混合動力,以及純電動汽車來說,它的主要問題在於充電設施的問題。如果想普及新能源汽車,那麼基礎設施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對於整個新能源汽車來說發展速度將會大大下降。規劃將建立中長期的發展戰略、發展規劃,在城市路網、公路線、居民區、公共停車場建立電動汽車充電網路,同時還有研究充電價格機制,在夜間充電的用電價格以後究竟怎麼操作,國家電網、電力公司對這塊問題還是非常重視的。

第六,發展新能源汽車專用零部件。規劃將推動純電動汽車、充電式混合電動汽車以及零部件的產業化。國家通過技術專項資金支持企業掌握新能源汽車的專用發動機和動力模組相關技術。

第二個方面我想簡單介紹自主創新和自主品牌的問題。
擁有自主品牌是汽車生產企業實現自主發展的一個主要標誌,對於我國汽車工業來說,不斷提高自主研發能力,發展汽車自主品牌,是實現汽車工業自主發展的前提條件,也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核心所在。因此,鼓勵創新,特別是鼓勵自主創新、培育自主品牌是規劃的核心內容。規劃目標的第五項提出,自主品牌汽車市場比例擴大,自主品牌乘用車,國內市場份額超過40%,其中轎車超過30%。自主品牌汽車出口占產銷量的比例接近10%。第六項主要任務是實施自主品牌戰略,國家在技術開發、政府採購、融資管道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政策。引導汽車生產企業將發展自主品牌,作為企業的戰略重點,支援汽車生產企業,通過自主開發、聯合開發、國內外並購等多種方式發展自主品牌。

中國自主品牌應該具備四項基本條件:
第一,應該是由國內汽車生產企業,這個國內生產汽車企業,包括50:50比例成立的汽車整車的合資企業,也就是說國內的生產企業在中國取得了商標專用權,就是注冊商標,我們不排除中外合資企業也能夠有自主品牌。

第二,必須是國內企業,也就是說商標註冊人在全球範圍內獨家擁有的商標專用權,也就是說你從別人那裏買的,或者是付費使用的商標,不在自主品牌之內。

第三,是國內汽車生產企業要擁有該品牌的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工業產權,產品改進以及產品的認可權。同時我們認為可能還要包括最後一項就是產品的技術轉讓權。如果產品開發出來之後,雖然目前是自己的商標,但是受到其他技術條件的限制,這個商標不能轉讓,那麼我認為它也不應該是自主品牌。

第四,作為整車來說,必須是作為消費者識別的主要標誌,也就是說咱們所說的LOGO,必須在汽車外部顯著位置,比如說是車頭或車尾加以標注。因此,我們認為自主品牌的核心是自由的商品商標和知識產權。這是自主品牌得以存在的前提條件。

以上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May 11,2009Source:
http://www.autoer.cn/car-investment/Industry-Perspective/2009/car-Industry-12420194535424.html

2009年5月19日

研華:深耕車載資通訊 資訊產業上車商機無限

2009/04/13 20:30 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劉怡妤‧台北】 研華 2395(TW) 耕耘汽車電子領域效益浮現,未來仍 有發展空間,研華技術長陳贊鴻表示,據市調單位預估單就移動資源管理市場,在2010年商機將達25億美元, 而車載資通訊不光只有這塊大餅,需求已存在,但技術上仍有很大的空間帶發展,來滿足人在交通運輸工具中 ,對資訊獲得的期望。


車載資通訊這塊領域目前仍是塊處女地,仍有無限 想像空間,套具某手機大廠的廣告明言「科技始終來自 於人性」,汽車工業在硬體逐漸成熟之下,逐漸朝滿足人類在車輛乘載過程中渴望獲得資訊邁進;台灣因地小 ,所以花費在車載時間並不長,但隨著資訊的進步,這類需求已愈形強烈,而大陸地廣行車時間長,資訊接收 的車載資訊需求也很強。


研華目前著重於特殊車輛智慧化,尚未開發到私人轎車領域,顯示車載資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陳贊鴻 表示,未來研華將利用在特殊車種的經驗,拓植到轎客車應用;目前研華產品打入貨櫃倉儲業、出租車業、計 程車、捷運、客運、警車等特殊車種,陳贊宏表示,車載資訊目前遭遇的困難點在於難以標準化,必須依不同 的需求設計,並做到系統整合,但也正因為如此,車載 資訊充滿無限可能。


陳贊鴻舉例,當某人準備出國,在上車前,已知道 飛機將延班,但上車後卻必須受限於車內無法接收訊息 ;又例如,到達目的地,若車內即有裝置可查詢飯店位 置,多久可以抵達等相關資訊,這類訊息市場是早已存在,但目前仍需軟體趕上需求。


陳贊宏認為兩岸未來可以共同合作,開發軟體,做 到系統整合,透過車用電子,將後端軟體發展帶動出來 ,陳贊宏表示,汽車工業硬體加值空間有限,毛利率也 只能維持一定程度,相形之下軟體的增值空間就大很多 ,利潤也遠較硬體高,兩岸應互補合作,齊力將資訊產 業帶上車。

http://tw.finance.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90413/2/1fyup.html

兩岸通訊會議 大咖雲集

【經濟日報╱記者費家琪/台北報導】
2009.05.20 03:31 am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宏碁董事長王振堂將參加經濟部6月舉辦的「兩岸通訊合作及交流會議」,與大陸三大電信營運商與三大電信設備商與談。經濟部將推廣 WiMAX到大陸重要城市建立試點計畫,要打破WiMAX目前在大陸受限的局面,希望為台灣的WiMAX網通業者找出寬頻城市的商機。
  經濟部表示,即將在6月3日、4日舉辦的兩岸通訊合作及交流會議,第一天將以兩岸的3G技術為主,第二天則著重於信息化城市,建立寬頻無線城市的營運模式,同時大陸三大營運商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以及三大設備商的大唐集團副總裁黃志勤等會參與,至於工信部副部長奚國華至今尚未確定。
【2009/05/1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STOCK/STO3/4914982.shtml

2009年5月18日

車用領域類比IC佔市場整體比重攀升 2012年上看93.4億美元

據市調機構Databeans資料顯示,2006~2008年通訊用類比IC市場逐年萎縮,預測到2009年僅達140億美元左右,遠低於2006年的161.9億美元。

反觀車用以及電腦用類比IC領域蒸蒸日上,由於汽車功能趨向多元且精密化,對於類比IC需求也增加,在2006年不到50億美元,預估到了2009年將成長至60億美元以上,2012年可望上看93.4億美元,所佔全球類比IC比重亦由2006年的13%增至2012年的19%,應用於通訊產品的類比IC銷售額,雖在2010年景氣復甦後再度攀升,但所佔整體類比IC比重,將降至40%以下的水準。

2009/05/07 DIGITIMES編輯

PND廠淘汰賽一波波 導航3雄城池難攻破

  可攜式導航裝置(PND)市場淘汰賽接二連三上演,繼麥哲倫(Magellan)出售給神達,全球第4大廠Navigon亦決定暫時撤出北美PND市場,僅保留與車廠及手機廠合作。PND廠商認為,北美及歐洲淘汰賽已接近尾聲,未來除Garmin、TomTom及Mio外,第4名以後的業者幾乎無生存空間。

  根據與Navigon有合作關係的台廠透露,Navigon在2008年是極少數北美銷量成長的PND廠商,但受到金融風暴襲擊,原本為2008年底耶誕旺季的鋪貨,卻成為滿手庫存,財務壓力大增,為避免公司被拖垮,被迫整頓北美市場,但未來不排除伺機重返北美PND市場。

  PND廠商坦言,北美市場向來就是殺價最激烈的市場,不僅二線品牌低價攻勢凌厲,一線大廠亦帶頭殺價,就連導航2哥TomTom都持續虧損。

  事實上,Navigon欲退出北美PND市場消息已傳出一陣子,但執行長Egon Minar近日才鬆口表示,由於經濟環境艱鉅及價格競爭激烈,決定重整北美PND事業,芝加哥據點人員不會全數裁撤,將保留部分人力服務現有PND客戶,同時持續發展汽車及手機導航應用。

  自歐洲發跡的Navigon於2007年9月在北美市場推出首款PND,由於採取終身使用交通資訊服務策略奏效,市佔率快速擴張,2008年第1季躍居前4 大品牌,但2008年下半經濟情勢急轉直下,所有PND廠商均受到衝擊,Navigon難置身事外。根據Canalys統計,Navigon在2008年全球排名第4,但市佔率僅有3%,遠不及導航3雄。

  目前Navigon代工夥伴包括緯創、富士康及華碩旗下永碩等,由於Navigon持續增加供應商,加上其重整北美PND事業,所有代工廠訂單都不免會縮水。

2009/05/08 DIGITIMES編輯

推動智慧化運輸 交通部編列66.6億元預算

  智慧型運輸系統(ITS)在台灣已經發展多年,在愛台12項建設中,智慧台灣中的智慧交通,更是以建立無縫公共運輸及流暢交通路網等服務的智慧化交通運輸服務為目標,交通部為了有效完成相關計畫,自2008年起一連4年編列了總計新台幣66.6億元的預算,希望能透過相關服務的建置完成交通路網服務的提供,並藉此讓台灣廠商有機會爭取全球相關商機。

  5日在研華與DIGITIMES合辦的城市建設SI論壇中,交通部與會代表指出,台灣自2003年推動ITS至今,已經完成了17個縣市的智慧交控功能,14個縣市的聰明公車服務,並逐步整合國道、省道及縣市道路的即時路況,目的就在於提供用路人資訊服務應用的發展。

  由於目前台灣交通建設重大的主幹性基礎建設及道路網絡多半已大體到位,因此未來交通建設的重點將在多元系統功能的整合及智慧化管理的部分。

2009/05/06 DIGITIMES編輯

Atheros ROCm® GPS 助 Magellan® PND

  Atheros 日前宣佈,Mio 與 Magellan 公司的數款新型個人導航設備 (PND) 採用 Atheros ROCm GPS 技術後,即便是在極富挑戰性的條件下,也可實現無與倫比的導航高性能。Atheros AR1511高性能單晶片 GPS 接收器與配套提供的 orION 3.1 軟體套件採用該公司的 Assisted GPS(AGPS) 技術,支援高級並行搜索與出色的跟蹤靈敏度,從而可實現精確的導航效果。

  Atheros 可為獨立式或主機運行應用提供多種選擇,從而可進一步提高設計靈活性。Atheros AR1511 提供 CSP 與 BGA 兩種封裝。Mio 與 Magellan PND 採用 Atheros 的 CSP 主機運行解決方案。IMS Research 的 GPS 研究總監 Patrick Connolly 指出:“當前消費者在購買新 GPS 導航設備時要考慮的主要問題就是精確導航、可靠性以及易用性。Atheros 的增強型 GPS 性能與精確性將為 Mio 與 Magellan 的 PND 新產品實現更出色的用戶體驗。”Mio 與 Magellan 推出 的全新 PND 採用了 AR1511 與 orION 3.1,這些 PND 產品將於本季度在美國上市 。

  MIC觀點:在去年SiRF侵權事件後,Mio即宣告將引入其它GPS IC供應商,如今Mio採用Atheros的作法可望平衡現有的GPS IC供給,以規避潛在風險。不過Mio是否大幅導入Atheros晶片至PND產品線,需持續觀察Mio第二季的營運情況;另一方面Mio是否欲尋求與 Atheros共同設計開發GPS IC,以供自家PND、GPS-Phone使用,也值得觀察。

http://cio.ccw.com.cn/gq/cs/htm2009/20090427_620400.shtml

中國PND市場漸成熟 09年可望達214.2萬台

Abstract

  中國ICT產業研究機構賽迪顧問(CCID)日前公佈了一份中國市場的PND報告。報告中指出,2008年中國全年PND總銷售量達到164.5萬台,較07年同期大幅成長71.4%,銷售金額達27.1億元人民幣,較07年成長24.3%。預計2009年中國PND市場銷售量將達到214.2萬台,成長率達到30.2%。
  此外,CCID也認為,中國的PND市場將逐漸成為資訊服務商的重要平台。由於新的應用正快速的成長朱,如行動電視、即時路況等功能,已開始進入PND產品,並漸受到消費者的重視。

Source: http://www.hope.com.tw/News/ShowNews.asp?O=200905051748090572&F=PND

受益於汽車產業刺激計畫,中國動力總成市場09年預計增長19%

Abstract

  中國汽車電子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將來自動力總成領域,該領域將受益於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計畫。iSuppli公司預測,2009年中國動力總成市場創造的營業收入將達28億美元,比2008年增長19.2%。引擎管理系統(EMS)是最重要的動力總成應用,增長勢頭預計更強,2009年出貨量料將達到1,020萬套,比2008年增長15.3%。在動力總成市場增長的推動下,預計2009年中國汽車動力總成市場消費的半導體將達到4.795億美元,比2008年增長17.7%。預計2013年銷售額將達到 10.4億美元,2008-2013複合年增長率達22.1%。


短期刺激

  中國的全國汽車產業刺激計畫,從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1.6升及以下的汽車購置稅將下調至5%。這項刺激計畫還將安排7.3億美元(約合50億元人民幣)的補貼,鼓勵農民放棄三輪車和速度較慢的卡車,代之以排量小於1.3升的輕卡和小型麵包車。


長期刺激

  今年2月,中國經濟刺激計畫指出,政府將推行新能源汽車策略,促進電動汽車及其關鍵部件的產業化。根據這個佈署,財政部將提供補貼,支援在中國大中城市推廣新能源汽車。未來三年將持續向中國汽車企業投資大約14.6億美元(合100億人民幣)。

  隨著中國汽車企業獲得研發能力,以及政府對製造業的支持,中國混合燃料與電動汽車將加速發展。iSuppli公司預測,混合燃料電動汽車(HEV)和電動汽車(EV)出貨量到2013年將分別達到140萬和44.8萬輛。混合燃料電子控制單元(HECU)未來五年將成為中國動力總成市場中的投資熱點。

Source:http://www.autoelectronics.eetchina.com/ART_8800571912_2100001_NT_ac03144a.HTM

2009年5月17日

環電打進大陸品牌汽車供應鏈 車用電子已佔整體營收逾1成

  全球車市歷經金融海嘯衝擊後,歐美車商在成本控管考量下,陸續外包非關安全系統(Safety System)零組件,藉此降低成本,此舉也為深耕車用電子原裝配備市場(Original Equipment)的環電帶來顯著成長動能,環電汽車電子事業處總經理盛元新表示,目前車用電子已佔公司整體營收逾1成,雖然不高,但相較部分對手成長力道強勁,未來在站穩歐美市場即順利切入商機龐大的大陸市場下,營收可望進一步成長。

  根據ETP市調機構研究顯示,2009年全球車用電子產值將達66億美元,受到2008年金融海嘯衝擊影響,2009年車市銷售面臨營運危機,但對具有豐富經驗的零組件供應商而言卻是一個轉機。

  盛元新指出,2009年全球車市產值雖下滑,但危機也是轉機,受惠歐美車商在成本控管考量下,陸續外包非關安全系統(Safety System)零組件,環電逆勢爭取到車商釋出外包訂單,2009年整體營收可望持平甚至微幅成長。

  環電因撙節成本而未參與2009年車用電子展。對此,盛元新表示,環電深耕汽車電子市場多年,除已站穩歐美市場外,近5年更順利切入商機湧現的大陸市場,在業界已建立一定地位,2008年設定「深耕客戶」策略,鎖定「LED Lighting」、「Voltage Regulator」2項自主研發產品線拓展事業版圖,並佔環電汽車電子事業處整體營收規模已達5成,2009年將持續扮演貢獻營收主力角色。

  面對大陸車市快速崛起,環電也積極在當地提供製造服務,透過長期與一線供應商的密切合作關係,已順利切入大陸當地品牌汽車供應鏈。盛元新強調,大陸汽車市場發展前景不容小覷,近來受惠相關政策,已接獲不少訂單,對營收助益不小。

  對於大陸削價競爭及仿冒問題,盛元新則說,環電主要是以OE市場為主,客戶的考量仍是以「品質」為優先,在質、價權衡下,一線供應商仍會接受價格較高,但品質也相對較好的產品。

  至於大陸的仿冒問題,是長久以來都得面對的,環電的作法是提高競爭的難度,如環電擁有自行設計開發的IC,即便對手模仿外表,也無法仿冒內部設計。

2009/04/15 DIGITIMES編輯

車用CIS使用量5年內成長8倍

  CMOM Image Sensor(CIS)大廠過去雖已在第4C(Car)市場已有布局動作,不過各大CIS廠在3C市場已打到水火不容後,近來又再度將市場布局轉移至第 4C市場,而之所以會讓各大CIS廠商重新對於第4C市場展開評估的原因在於,CIS廠商認為未來5年內,車用CIS的數量將由現今的1顆,巨幅成長至8 顆,甚至有人估計會用到10顆。
  CIS廠商過去幾年以來,大多將市場布局重心放在所謂3C市場,多數CIS廠商認為3C產品市場需求數量遠高於4C,再加上3C市場即便到目前為止,採用C IS的比重還是有待進一步增加,因此像是OmniVision、Aptina、STM、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甚至重新歸隊的Hynix等大廠。
  不過近來已有多家CIS廠商對於第4C市場再度布局重兵,最主要原因在於 4C市場未來成長動能,將不輸給3C市場。CIS業者認為,當前多數汽車廠商內部大多還是採用1顆CIS,而這顆CIS主要是配置在車後方,功用在於倒車時,提供駕駛人車後影像資訊。但對於駕駛者來說在駕車時最好有更多的資訊,因此當前已有車廠開始針對未來車種內需要的CIS提出設計概念,認為在車前方也需要1顆CIS,用於前方防撞以及行車記錄器功能。
  而實際上CIS業者也相當樂觀見到未來整台車輛會加裝更多顆CIS,因為唯有如此才有機會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才會有機會讓更多車廠採用CIS。

2009/04/16 DIGITIMES編輯

大陸年度汽車銷售將創紀錄 惟無益於車商獲利

  拜小型車熱賣之賜,大陸2009年汽車銷售可能創新高,惟因以低價車款最為暢銷,車商將難以提升獲利。不過,隨著大陸在世界舞台的影響力日深,未來車市的主流可能也將追隨大陸消費者的喜好走。
  大陸政府推出汽車下鄉人民幣50億元(約7.31億美元)的補助,人民幣3萬元即可買1輛車,再加上家庭用車1%的減稅措施,成功刺激車市買氣。根據大陸汽車工業協會(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資料,3月大陸汽車銷售比2008年同期激增40%。
  大陸政府在2008年將迷你卡車和休旅車等引擎容量較大的車款稅率提高至40%,也因此間接壓抑大車需求,並助長小型車買氣。
  由於低價車熱賣,意味著車商必須薄利多銷,再加上必須削價與外國車商競爭,即便銷售長紅,對車商獲利幫助將有限,據統計,2009年1~2月大陸19家車商獲利銳減59%。
  大陸汽車市場買氣持續延燒,2009年第1季銷售已經超越美國,顯示大陸對抗全球不景氣有較佳的免疫能力。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長期而言,大陸將成為全球車市的主導角色。
  大陸車市相當強調省油車輛,反應大陸消費者節省的傳統,大陸民眾平均每人收入僅達美國的6分之1。大陸政府降低對進口原油依賴的強烈決心,也發揮推波助瀾的作用。
  國際車廠紛紛順應大陸車市需求,將先進的省油技術遷移至大陸,並把汽車引擎容量控制在1.6公升以下,但同時也顧及車輛的效率。
  即便是以重型車見長的美國車商福特汽車(Ford Motor)和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也趕搭熱潮,通用汽車正試著在全球市場強打省油車款的銷售,並將重點放在大陸市場。
  通用汽車目前面臨存亡關頭,但是該公司在大陸迷你車製造商五菱汽車(Wuling)持有34%的股權,大陸市場的銷售將可望比預期佳。

2009/04/22 DIGITIMES編輯

NEC+瑞薩  MCU市佔率達3成 台廠:1+1不一定等於2

  微處理器(MCU)兩大巨頭瑞薩(Renesas Technology)與NEC電子(NEC Electronics),傳出合併消息,台系MCU業者認為,兩家公司在產品上有所重疊,所以1+1不見得等於2,而台廠所著墨的市場也與瑞薩及NEC 不同,倘若真的合併,對台廠來說短期應不會有太大影響。
  瑞薩是由日立(Hitachi)與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雙方的半導體事業部門組成,因此在汽車電子方面十分專精,根據統計,瑞薩、飛思卡爾(Freescale)與NEC 3家公司在車用MCU市場市佔率達6成。至於NEC在醫療電子MCU的實力也為業界所認同,在日本許多醫療電子廠都指明只用NEC的MCU,連歐美大廠也難打入。
  根據市調機構統計,瑞薩與NEC在MCU市場市佔率分居第1和第3,倘若真的合併市佔率將達3成,依然穩坐龍頭,並且有助於擴充產品線。
  台灣MCU業者大多以家電產品、玩具等應用為主,對於國際大廠來說,由於量並不大,因此較少著墨,雖然近年來,台廠積極跨入汽車電子與醫療電子領域,但由於這兩者對MCU規格要求高,不論在精度、環境溫度等都要求高規格,台系廠只能從週邊較低階的產品切入,因此也避開與瑞薩及NEC的直接競爭。
  MCU市場競爭向來激烈,每年都面臨大幅跌價的壓力,如NEC最近在標準品方面價格也殺得很凶,面對大廠的殺價競爭,台廠的策略則是瞄準小量的客制化市場,將標準品與週邊應用整合,拉開與競爭者的距離,也能提高客戶的依存度。
  由於MCU應用領域廣泛,不像是NB、PC等類產品有高集中度,因此從市佔率來看,除前5大廠(瑞薩、飛思卡爾、NEC、富士通及英飛凌)市佔率都有7%以上,其餘業者市佔率都在6%以下,近年來諸多MCU大廠也都面臨虧損,經營不易的困境,因此也掀起購併的風潮。
  瑞薩與NEC合併並非MCU產業界的第一件整併消息,2008鬧的沸沸揚揚的Microchip欲收購Atmel(分別排名第6與第9),來整合8/16位元與32位元產品線,最後也告終,因此瑞薩與NEC合併案是否能成真,也受到市場高度矚目。

2009/04/17 DIGITIMES編輯

2009年5月14日

Telenor Connexion finalist for Telematics Awards 2009

2009-05-14 09:13


Every year the Telematics Awards, organised by Telematics Update, recognises and celebrates the key companies that are driving the industry forward and pushing the boundaries in GPS technology.


Finalists for these awards stand out in an industry where innovation is expected as the norm and companies clamour for publicity, platform and prestige.


- 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year for the industry, as companies realise that in order to stand out and win market-share they need to produce and promote innovative products and solutions, and because of that we received nominations that were stronger than ever, says Precksha Saksena, Managing Director/editor of Telematics Update.


Duringthe past six months, hundreds of companies have nominated themselves or their partners and clients through the Telematics Awards website. An independent panel of industry experts from the digital automotive, mobile and web industries have analysed the submissions and individually narrowed down a few finalist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 Telematics Leadership
  • Industry Newcomer
  • Best Embedded Telematic Service
  • Best Embedded Telematics Navigation Product
  • Best Portable Telematics Solution
  • Best Portable Telematics SolutionBest Portable Navigation System
  • Best Aftermarket Device
  • Best Telematics Component Solution
  • Best Telematics Service & Application for Commercial Vehicles
  • Best use of Telematics Technology in the Public sector
  • Car Manufacturer Innovation Award


Commenting on making the shortlist in both Industry Newcomer and Telematics Leadership Award, Telenor Connexion's CEO Per Simonsen says:


- We are very honoured to be recognised by Telematics Update for our innovative approach within telematics and M2M communications. Following the launch of Telenor Connexion last October, this nomination further validates that we are on track to meet global M2M customers evolving needs and to help develop a healthy marketplace.


Telematics Update will reveal all the winners at an exclusive awards dinner on June 2, 2009 at Hotel Baronette (in connection with the 9th annual Telematics Detroit 2009 Conference & Exhibition, which takes place on June 2-3 at the Rock Financial Showplace in Michigan, Novi, USA.)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Kristina Grandin, PR and Communication, Telenor Connexion kristina.grandin@telenor.com, +46734 25 26 21


About Telematics Update
Telematics Update is the world's leading provider of business to business telematics intelligence, specializing in conferences, large scale events, and seminars. Telematics Update Conferences are the most prestigious in the industry. We produce the largest telematics event i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and attract the most influential speakers providing a rich environment for establishing strategic relationships and networking.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www.telematicsupdate.com


About Telenor Connexion
Telenor Connexion is a leading global provider of M2M connectivity solutions. Machine-to-machine (M2M) communication is a rapidly expanding market. Companies in industries as diverse as automotive, security, utilities and fleet management are implementing M2M solutions to achieve productivity gains, cost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nd to expand customer services. With more than 10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over
1,3 million active SIM-cards Telenor Connexion is an experienced and reliable partner. We are dedicated to our customers' business and understand their needs. Telenor Connexion has provided international, cost-effective M2M communication solutions to a number of global customers such as Volvo, Daimler and Securitas Direct. According to leading industry analyst Bergh Insight Telenor is "the most advanced mobile operator in the area of M2M" and also "the dominant provider of wireless M2M connectivity".
Telenor Connexion is wholly owned by Telenor Group, an international provider of high quality mobile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to customers in 12 markets across Asia and Europe.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www.telenorconnexion.com

新凯美瑞240V G-Book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4日12:46 常州日报


  以领先科技开创“e车生活”时代

  一直致力于向顾客提供“凯美瑞体验”的广汽丰田,将于日前推出最高级别旗舰版智能领航版——搭载全球极先进Telematics技术的新凯美瑞240V G-Book。
  G-Book智能副驾集目前车载信息通信领域先进科技于一身,通过一对一的人工服务,让车主随时享受到便利、舒适的用车体验和安全、安心的用车保障。G-Book智能副驾将为顾客提供话务员服务、G路径检索、信息提供、远程诊断、紧急通报、道路救援、被盗通知、远程维护等各种便捷、实用的服务内容,使驾车者充分享受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成果,令人车对话和汽车使用体验臻于完美。

  新凯美瑞240V G-Book智能领航版还搭载了最为齐全的豪华配置。其中,左右独立电动调节后排座椅、集成控制式后座扶手、雨滴感应式雨刮、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立体式三色可调自发光仪表盘5大装备,在新凯美瑞全系车型中是240V G-Book智能领航版独有的。这些豪华配置让车内环境更趋人性化,同时驾驶者也有更多的安全保障,广汽丰田总经理助理友山茂树称“丰田车最打动人的地方是你最可以依靠信赖的”。

  自4月18日在上海隆重发布以来,新凯美瑞240V G-Book智能领航版便一举成为业界和消费者广泛关注的热点。5月17日,备受期待的新凯美瑞240V G-Book智能领航版将在全国广汽TOYOTA经销店同步上市。广汽TOYOTA广联龙江路经销店也将举办盛大的庆典活动,并在店头开展试乘尊享会,让媒体和现场的嘉宾切身体验G-Book智能副驾的强大功能。据悉,新凯美瑞240V G-Book智能领航版目前已拥有很多意向顾客,不少顾客已经通过电话或到店下了订单。前往展厅赏车、咨询的消费者纷纷表示,这款车型开创的“e车生活”,确实极具吸引力。

  广汽TOYOTA广联龙江路经销店工作人员透露,将通过video等形式为客户演绎新凯美瑞240V G-Book智能领航版的每一项服务功能,让客户更全面地了解这款高性能轿车。同时,将为意向客户安排试乘体验区,引导媒体及嘉宾试乘240V智能领航版,让其亲身体验G-Book智能副驾的强大服务功能,包括话务员服务、G路径检索、信息提供、远程诊断、紧急通报、道路救援、被盗通知、远程维护等便利舒适、安全安心的8个服务项目。其中,话务员服务是其智能人性化的最集中体现,顾客可以通过它享受一对一的专业咨询服务,获取各种资讯及完成目的地的设定,并且还可以为顾客提供新闻、天气预报、股票信息等信息,帮助车主联络道路救援,协助公安机关帮车主追踪被盗车辆。据悉,当天广汽TOYOTA广联龙江路经销店还将为新凯美瑞240V G-Book智能领航版的首位车主举行盛大的交车仪式。此外,广大消费者还可以从5月18日起到经销店参加新凯美瑞240V G-Book智能领航版的体验活动,届时高级销售顾问将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从G-Book的性能原理、服务内容到其操作方式,让消费者充分认知并体验G- Book智能领航版的产品魅力。有兴趣的消费者可到广汽TOYOTA广联龙江路经销店抢先体验。

  据了解,作为新凯美瑞的顶配车型,新凯美瑞240V G-Book智能领航版搭载了最为齐全的豪华配置,其配置水平不仅是新凯美瑞全系10个型号中最高的,在整个中高级车市场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在新凯美瑞原有9个型号备受好评的配置基础上,新凯美瑞240V G-Book智能领航版进一步追加了左右独立电动调节后排座椅、集成控制式后座扶手、雨滴感应式雨刮、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立体式三色可调自发光仪表盘5 大豪华装备。而在所有升级的配置中,最引人瞩目之处,当属其所搭载的G-Book智能副驾。据悉,丰田的G-Book技术在2009上海车展上荣膺“最佳领先科技”大奖,该技术的导入是国内首次将Telematics(车载信息服务)导入中高级车,其使新凯美瑞成为同级车中首款信息化的“e车”。

  G-Book智能副驾是导入丰田先进科技开发而成的车载信息通信系统,被誉为“开启汽车生活e时代的钥匙”,实现了汽车和服务中心的双向信息通信,用贴心的服务随时为车主提供便利、舒适的用车体验和安全、安心的用车保障,令人车交流和用车体验趋于完美。据悉,该技术的导入是国内首次将 Telematics技术导入中高级车,其在汽车固有的行驶、转向、停止等功能基础上,赋予汽车与外部进行双向信息通信的全新功能,为车辆提供全新价值。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友山茂树先生曾任丰田e-TOYOTA部部长,而且是G-Book的创始人之一。对于G-Book智能副驾在新凯美瑞上的搭载,他表示:“凯美瑞是全球最优秀的汽车产品之一,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我们希望利用高科技电子技术和信息通信网络给新凯美瑞车主提供便利舒适、安全安心的汽车生活,也就是‘e车生活’。这是我们的基本想法。”同时,他指出了G-Book对汽车行业的意义:“从汽车功能进化的观点来看,在汽车固有的行驶、转向、停止等功能基础上,我们赋予汽车全新的‘通信’功能,通过汽车与外部的双向信息通信,为消费者创造出新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G- Book代表着未来汽车社会的发展方向。”业内专家认为:“这种新服务的导入不仅提升了新凯美瑞以及广汽丰田的竞争力,而且为整个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以“e车、e店、e厂”为基础构建汽车网络信息生活,即“e车生活”,是广汽丰田一直执着追求的理想和努力方向。G-Book智能副驾的导入,使广汽丰田的工厂、销售店、汽车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有机连接,这无疑深化了包括“触手可及的尊贵感、安心便利的享受、及时准确的信息”这三大价值在内的“凯美瑞体验”,为消费者提供更超越期待的综合价值,开创了国内“e车生活”新时代。

  G-Book智能副驾的创新导入以及诸多超越同级豪华装备的重磅增加,使新凯美瑞240V G-Book智能领航版甫一上市便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业内专家表示,该车型成为代表中高级车最高配置水准的领袖车型,其将为整个中高级车市的配置升级和服务升级设定双重坐标,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http://news.sina.com.cn/o/2009-05-14/124615624082s.shtml

广汽丰田:2009年将成为中国Telematics产业元年

www.eastmoney.com 2009-05-14 17:36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专家点评:从G-Book看汽车业的服务转向

  在汽车消费成熟的国家,车载信息服务业(Telematics)在整个汽车后市场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北美及欧洲国家,新车型的 Telematics安装率均超过25%。而在中国,Telematics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但是潜在市场的巨大需求,让各大汽车厂商都对这个新兴市场倍加关注。2009年,丰田G-Book和通用Onstar在中国正式推出Telematics服务。业内人士预测,这将推动国内的Telematics服务在今年全面展开,2009年将成为中国Telematics产业元年。

  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组委会共同主席陈克宏表示,Telematics是汽车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完美结合,未来将以汽车为中心,形成崭新的面向大众的服务平台。4月18 日,广汽丰田在新凯美瑞中导入G-Book智能副驾,使其成为丰田品牌在中高级车领域的首款信息化“e车”,引领整个汽车市场进入“e时代”,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丰田G-Book的发展看汽车服务业的信息化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25.2亿美元到627亿美元——这是全球车载信息服务业(Telematics)从2006年到2011年市场总值的预计增长规模(备注 ①)。这个数据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车载信息服务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将呈高增长状态。在汽车产业较为成熟的日本、美国和欧洲,Telematics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综观全球的Telematics领域,G-Book、OnStar与ATX形成三强鼎立的态势。但由于各区域的市场特性、生活形态、消费能力、社会制度等因素的不同,因此三者虽同为Telematics,但其发展思路和服务形态存在一定差异。

  丰田的G-Book 诞生于2002年,是导入丰田先进科技开发而成的车载信息通信系统,目前在日本市场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实现了汽车和服务中心的双向信息通信,提供丰富的附加价值服务,为车主贴心打造出便利、舒适的用车体验和安全、安心的用车保障,使车主融入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据G-Book的创始人之一友山茂树先生介绍,目前全日本使用G-Book的用户约260万,并以每年50万的数量在增加。除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外,马自达、大发、富士重工也都使用了丰田的 G-Book系统。丰田也因此成为日本市场上最大的Telematics供应商。

  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G-Book技术跳出了传统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s)的服务模型,向一个自由开放的服务平台发展,其除具备欧美Telematics供应商所强调的汽车安全这一基本功能外,还集成了信息、娱乐、邮件等功能,充分展现了Telematics开放式服务平台架构的优势。(备注③)可见,丰田 G-Book在中国Telematics市场的率先导入,将带动国内Telematics技术的发展,引领国内汽车服务业向信息化时代过渡。

从新凯美瑞的“e化”看未来的“e车生活”

  融合了Telematics技术的汽车不再是孤立的单元体,以网络为基础,与外界多点连通,成为可移动的信息集合体,为车主提供各种相应的服务。这次导入的 G-Book智能副驾的新凯美瑞240V G-Book 智能领航版,可为车主提供包括话务员服务、G路径检索、信息提供、远程诊断、紧急通报、道路救援、被盗通知、远程维护在内的8个服务项目。其中话务员服务最能体现G-Book智能副驾人性化、尊贵贴心的服务特色。无论身处何地,顾客只需点击话务员服务按钮,就可享受到训练有素的话务员提供的一对一专业资讯服务,获取各种所需的资讯。话务员可以应顾客要求查询顾客所在地周边符合条件的设施,并将查询结果发送到顾客的车载机上,还可以帮助顾客完成目的地设定。此外,话务员还可以为顾客提供新闻、天气预报、股票信息等信息,帮助车主联络道路救援,协助公安机关帮车主追踪被盗车辆,充分体现G-Book服务舒适便利、安全安心的特点。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友山茂树先生曾任丰田e-TOYOTA部部长,是G-Book的创始人之一。他表示:“我们希望利用高科技电子技术和信息通信网络给新凯美瑞车主提供便利舒适、安全安心的汽车生活,也就是‘e车生活’。”同时,他指出了G-Book对汽车行业的意义:“从汽车功能进化的观点来看,在汽车固有的行驶、转向、停止等功能基础上,我们赋予汽车全新的‘通信’功能,通过汽车与外部的双向信息通信,为消费者创造出新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G-Book代表着未来汽车社会的发展方向。”

  此次G-Book在新凯美瑞的导入,不仅提升了新凯美瑞以及广汽丰田的竞争力,而且为整个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开启了面向未来的“e车生活”新时代。业内专家表示:“G-Book的导入使原本封闭的汽车成为信息时代的一部分,并由此迸发出无数充满想象力的服务。这在整个汽车服务业的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备注:

①“从 120亿美元到620亿美元——这是全球车载信息服务业(Telematics)从2006年到2011年市场总值的预计增长规模”:数据来源于“诺达咨询”,其为信息通信、数字媒体领域的著名整合咨询公司(考虑到机构不并非很有权威性,但这个数据是颇有用的支撑点,因此采用了此数据,但没有用“据XXX 预测”的方式来写,如须标明数据来源,建议以括号在后注明数据来源);
②G-Book技术跳出了传统 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s)的服务模型……”:资料出于一本叫《电子测试》期刊2005年10月刊里一篇题为《OnStar、ATX及G-Book各据一方,Telematics市场处于激战》的文章,作者:李强。

http://news2.eastmoney.com/090514,1107,1081870.html

2009年5月13日

Strategy Analytics:T-Mobile 領先德國其他手機門戶站,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內容查找體驗

2009/05/13 10:11


  北京2009年5月13日電 /美通社亞洲/ -- Strategy Analytics 無線媒體實驗室服務發布最新研究報告“德國移動門戶站用戶體驗測評:便捷的內容查找讓 T-Mobile 保持領先地位”。 Strategy Analytics 針對德國運營商門戶站 T-Mobile,E-Plus, O2, Vodafone,以及非運營商門戶站 MSN 和 WEB.DE 進行了一對一的用戶體驗測評﹔測評結果顯示,在可用性和設計方面,德國消費者更偏好手機運營商 T-Mobile 的門戶站。

  Strategy Analytics 高級用戶體驗分析師 Chris Schreiner 評論道:“Strategy Analytics 的研究顯示,相對于競爭對手,T-Mobile 門戶站的整體布局,尤其是在內容查找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其門戶站提供簡潔的菜單,清晰的圖標和標識,使用戶輕松便能找到游戲,音樂和視頻內容。

  ”Strategy Analytics 用戶體驗服務副總裁,Kevin Nolan 補充道:“我們的研究還表明,讓消費者能夠通過自己的手機門戶站訪問最新的新聞,以及能夠便捷地使用搜索功能,對用戶體驗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

”關于 Strategy AnalyticsStrategy Analytics, Inc.

  是一家全球性的市場研究與咨詢機構,為處于信息、通信和娛樂技朮融合趨勢中的企業就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提供真知灼見,及戰略性業務解決方案。 Strategy Analytics 的總部位于美國波士頓,在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中國,日本,韓國和印度設有分支機構和分析師。公司主要關注汽車電子,汽車遠程通信 (Telematics),寬帶網絡、數字家庭娛樂,數字新媒體,無線通信,核心元器件技朮和虛擬世界等几大領域的市場機會和挑戰。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 http://ww.strategyanalytics.com

  Strategy Analytics 為客戶提供多用戶顧問服務,管理層講座和咨詢服務。如需進一步了解我們為客戶提供的支持,請登陸 http://www.strategyanalytics.com/solutions.html ,或是聯絡我們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機構。

消息來源 Strategy Analytics, Inc.

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scenter_story.php?news=PRNCN&ncode=20090513180641b0e02bxprbgs&page=#

2009年5月12日

海峡科技产业联盟—厦门车载电子产业促进会成立

009年4月25日下午,海峡科技产业联盟—厦门车载电子产业促进会在厦门新兴产业促进中心成立。促进会将在市科技局的指导下,采取轮值主席制度,秘书处由厦门-台北科技产业联盟秘书处(即新兴产业促进中心)兼,促进会的成立将对海峡两岸新兴产业交流合作,以及厦门车载电子产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汽车电子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与汽车工业相互交叉、社会分工不断细化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信息产业与汽车工业的融合度。作为全球最具潜力和成长性的汽车市场之一,近年来我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也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10年,我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近 2000亿元。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厦门先进制造业的主要增长点,是厦门产业发展的重点。根据厦门市领导的相关指示,厦门的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要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需加大研发力度,始终瞄准国内和国际市场,引进、消化先进的技术理念,并进行吸收再创新。台湾在车载资通讯领域有一定的优势,成立促进会也旨在加强两岸科技产业精英在这一产业的交流合作。5月11日,在台中市举行的厦门-台北科技产业联盟年会上,厦门与台湾车载电子产业的代表将签署相关合作意向。
发起促进会成立的的骨干企事业单位有: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信息港卫星定位应用有限公司、厦门精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厦门弘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厦门格瑞恩科技有限公司、厦门湃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新兴产业促进中心。(玺报道)

http://www.xmit.com.cn/viewnews.asp?id=1410

车载电子需要创意

2009年4月20日 ·厦门商报· 第B03版 · 台商周刊

厦台车载通讯业“呼叫”合作

  由于大陆汽车生产量大幅上扬,而台湾是国际重要车载产品的供应地,两岸车载资通讯产业确有合作空间。因此,对于离台湾最近的厦门,台湾业界已迫不及待地发出招商合作的“呼叫”。
  商报记者 陈凌 文/图
  
  5月9日,厦门市50多家骨干企业将组团参加在台湾举行的 “厦门·台北科技产业联盟”第五届年会,重点就厦台两地的车载电子、宽带应用进行交流,推进厦台产业合作发展。
  距年会召开尚有时日,车载电子业又是厦门新兴产业,台湾产业推动者有些迫不及待,抢先来厦“探路”。4月16 日,在厦门市科技局支持下,由厦门新兴产业促进中心和厦门·台北科技产业联盟牵线搭桥,一场 “厦台两岸车载电子产业合作座谈会”在厦召开。台湾资策会访问团与厦门当地产业上中下游企业进行 “亲密接触”,双方达成共识,提出可率先在厦门开辟“试验田”,从结盟开始,进行产品供应、技术合作,进而共同推动两岸汽车电子与车载资通讯标准对接,营造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看中厦门,设服务验证
  两岸车载资通讯产业仍未进入实际合作。台湾资策会产业支援处经理傅世卿表示,“车载资通讯产业确让两岸有实质合作空间。”原因很简单,去年大陆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新车生产量达650万台—750万台,被公认为美国、欧洲汽车市场外,一个不可忽视的新兴汽车生产及消费市场。台湾又是国际重要的车载产品的供应地,前年,台湾GPS(卫星定位系统)产值达新台币1770.5亿元,其中PND(便携导航产品)全球占有率第一,达到70%以上。
  何止是大陆市场,事实上,汽车产业在前进,车载资通讯产业呈动态发展。看好全球未来前景,台湾资策会去年成立新兴智慧技术研究所,投入研发力量。副主任商自忠预估,“未来汽车是个移动计算机,汽车电子(含IT)将由占汽车19%提升到40%。”
  台湾资通讯(ICT)有优势,大陆有市场,全球仍有商机,如何结合两岸长处,抢占先机? “任何一家企业不可能单枪匹马将市场做大”,商自忠说。“台湾很流行结盟,以求长远发展。这种方式就可借鉴,放在两岸车载资通讯产业合作上。毕竟,台湾有一些研发联盟是存在的,大陆也有代表,结对的联盟会慢慢长大。”
  商自忠介绍,资策会认为,今后两岸可以长期共同推进的方向是,从民族自主品牌开始,从车辆设计阶段进行合作、合资,并进行相关标准合作与认证、测试验证。
  在具体试验上,商自忠说,“台湾对于在地化服务一直有想法,台湾会建一个试验场所,同时也想在大陆找合作伙伴,建立一个场所,用以创新应用服务验证。”
  资策会最看中的地点在厦门,毕竟这里离台湾最近,文缘也相通,又集聚了一批如雅迅网络、精图科技、信息港、格瑞恩科技等车载电子厂商,又有大小金龙作为汽车产业基础,条件甚好。
  娱乐先行,从后装做起

  在台湾,车载资通讯的主要用途在于利用资讯、通讯以及汽车电子技术的结合,提供给驾驶人安全、交通、通讯、娱乐以及商务等服务。
  但两岸业者合作,要使这些服务的提供更加便利,必须有一个由车辆制造商、系统整合厂商以及车载资通讯服务业者共同支持的服务中介平台。
  商自忠认为,大陆汽车厂商以合资为主,核心技术不在手中,厂商不太可能开放车载闸道器标准。两岸产业要合作,台湾业界可能要从后装市场做起,切入点可以是娱乐服务。
  他说,初期可以合作的技术还有天气侦测、行车资讯、位置资讯、语音系统、车辆诊断系统、胎压侦测等,再进一步推进系统整合厦门,进入标准组织,以利切入争取国际市场。
  大金龙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不单是娱乐,安全才是整车厂所注重的。台湾车载电子技术落地厦门,从整车售后服务体系来结合推广比较快,也最完美。台湾业界不妨与厦门整车厂接洽。
  相关链接
  车载电子对台湾来说不是新话题。不过,商自忠说,车载电子需要一种创意,从单纯导航开始发展至今,已逐渐实现人、车、路联动。
  创意正是台湾的强项。台湾以中小企业为主,早前,为求生存,各家企业不得不萌生各种创意,应用在各领域中。商自忠介绍,比如现在,台湾业界正和中华电信合作,为驾车者提供一种智慧化服务,即透过车载设备,不拘车辆定位,还可以接受车况资讯,即时获悉道路交通情况。
  据分析,总的来说,车载电子发展需要自有技术,大陆在接受台湾技术方面是比较开放的,今后仍需合作把创意融入,这样两岸就能一起迈向发展,通过新兴技术验证。
  商自忠说,“创意需要灵感,无论如何,这不是一件易事。两岸合作要拿捏、思考,双方资源均有,现在还只是一个开始,后续工作更艰辛。”
  预告
  两岸车载合作
  将在大陆细谈
  本月14日在台湾刚刚结束的“两岸车载资通讯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正式开启两岸车载资通讯产业交流序幕,与会产学研代表殷切期盼两岸有更实质的合作计划。据透露,今年6月,两岸代表将在大陆进一步就两岸实质产业合作细节进行对接会议。
  “两岸车载资通讯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共邀集两岸产官学研超过450位专家及200个单位代表参加,与会专家指出,未来应朝向以发展汽车与资通讯之软件整合为核心技术,再以台湾资通讯(ICT)产业的成功经验再加上智慧控制的观念,达成车载资通讯所需的4C(即 Car、Computer、Communication、 Control)功能整合,以创新应用服务取得世界市场的领先地位。
  据悉,双方在技术盘点讨论后共同认为两岸能以嵌入式系统、车内通讯网路系统及 Telematics(无线数据通讯系统)技术为基础,达到技术与产品供应链紧密的结合与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会议还成功规划两岸合作远景,未来可望两岸共同制定车载资通讯的标准,进军全球。
  名词解释
  ICT,即信息与通讯技术,英文为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简称ICT。
  数字
  据预估,2010年全球车载市场(包括硬件、软件、内容整合、服务提供等)规模将达420亿美元,年成长率超过20%,车载资通讯产业目前已吸引全球目光。
  相关链接
  台湾资策会力推
  两岸宽带业合作
  经济危机之下,引起厦台关注的还有另一领域———宽带应用,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台湾资策会产业支援处副处长柯献堂在厦门说,当宽带时代来临时,两岸未来合作与交流的主要考虑将不再是网络,而是基于网络的应用创新。
  资策会将现有的宽带服务划分为多媒体娱乐与应用、智能化生活应用服务两类,包括网购、宽带影音、安全监控、医疗照顾、居家控制5个项目。
  居住在安控小区内,在家可网购,还可以上网看大片。即使出了门,也能遥控家中家电。身体小恙时,还能及时获得救助,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对台湾来说,确有不少单项目的成功案例,但像这样的全面宽带服务,也没有成功的示范小区。
  据柯献堂介绍,资策会已在台中找到一个社区,联合一组厂商作为标杆示范社区,将这5项应用铺设进去,让台湾各县市前来观摩,推运全台湾宽带应用发展。
  大陆毕竟有宽阔的市场,在产业推动趋势下,如何透过两岸合作以刺激需求市场,发展新型态的应用服务,以活化产业脉动?柯献堂说,厦门与台中是姐妹城市,无线基础建设也不错,厦门能否学习台中也寻找这样一个社区,联手两岸力量铺设5项应用,发挥最大效益,并以此提高城市竞争力?如果成功,将来,大陆其他城市可照此复制。
  至于合作机制,柯献堂说,厦台应共建宽带应用服务企业联盟,整合相应服务团队,包括运营商、系统整合商、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与设备商等,以在维持弹性与效率的前提下,携手开创宽带应用服务商机。
  名片
  厦门·台北
  科技产业联盟  2005年7月,厦门市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协会和台北县电脑商业同业公会共同发起,成立了厦门·台北科技产业联盟。至今,联盟台湾方面从当初仅台北县一家迅速辐射到台中、台南等地的15家电脑商业同业公会,厦门理事单位也发展到近百家,并吸纳相关政府职能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及科技中介组织加盟。行业也从单一的资讯业,迅速拓展到集成电路、光电、生物与新医药、软件开发应用、环保节能车载电子、宽带网络以及民生服务、科技投融资服务等领域。

http://www.xmit.com.cn/viewnews.asp?id=1407

2009年5月11日

BIKE_微笑單車整合Google Maps技術_每日借車約600至800人次

微笑單車長期卡 申辦熱烈 【聯合報╱記者陳志豪/台北報導】 2009.05.11 04:54 am 台北市公共自行車「微笑單車」昨天正式上路,由於負責營運的捷安特公司,提供申辦一年期會員前500位民眾免費限量安全帽,一大早6點不到就有民眾排隊等候,首日共有150人完成申辦。

捷安特公司指出,申辦長期卡的民眾多半是過去一個月有過試乘經驗,對無人系統運作相當了解。

一般來說,只要是附近上班族或居民,使用長期卡最為划算;其實還有部分民眾是專程為了全球限量安全帽而申辦;明後兩天申辦仍有機會獲得,剩下350頂,送完為止。

北市府交通局指出,「YouBike微笑單車」自3月11日起免基本費試乘以來,民眾反應熱烈,短期卡開卡人數約1萬3000人次,總借車人次已突破3萬3000人次,除陰雨天外,平日每日借車約600至800人次,假日每日更可達1000至1200人次。

交通局指出,昨天開放長期卡、短期卡申辦,截至7月30日止,提供短期卡(5日)優惠100元,長期卡(月費)優惠300元。

民眾只需持雙證件直接在服務中心(捷運市府站3號出口)即可申辦長期卡,或者民眾可先於「YouBike微笑單車」官方網路完成會員註冊,再持雙證件至服務中心完成開卡。

「YouBike微笑單車」官網:http://www.youbike.com.tw



微笑單車 今起收費
【聯合報╱記者陳志豪/台北報導】
2009.05.10 03:39 am

信義計畫區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今天正式上路。記者陳志豪/攝影
台北市公共自行車「YouBike微笑單車」今天將正式收費,民眾可視平日習慣,選擇申辦短期或長期卡;若在信義計畫區上班,每天單趟騎乘不到30分鐘,申辦長期卡最划算,每天花費不到5元。

目前微笑單車信義計畫區共11處租借站,包括信義廣場、市民廣場、台北市政府、捷運市政府站、世貿三館、捷運國父紀念館站、興雅國中、紐約紐約綠園道、北市防災應變中心、世貿一館C出口、三張犁站。

市府交通局科長陳慶誠表示,雖然是無人化管理系統,3月11日試辦至今兩個月,沒有任何一輛車遭竊,車輛也未遭到惡意破壞等,證明台北人的素質很高。交通局著手計畫下一個試辦區,民眾普遍反映,大直美麗華商圈周邊最適合。

租借微笑單車一定要使用悠遊卡付費,短期會員悠遊卡須先在租借站Kiosk資訊台,透過晶片信用卡認證身分設定3000押金(只授權不入帳),認證後悠遊卡才可使用。

一張信用卡視信用額度可認證多張悠遊卡,短期卡又分1日卡與5日卡;若沒有信用卡,必須要在捷運市府站3號出口的服務中心,直接以悠遊卡申請。

申辦長期卡,可先於官方網路完成會員註冊,再持雙證件至服務中心完成開卡;或由本人帶雙證件至服務中心直接辦理註冊、開卡,無押金,到期會自動喪失會員資格。

使用騎乘方式,30分鐘內騎乘免費,民眾可把握每次前30分鐘的騎乘時間,並利用各租賃站的自行車轉乘,達到最省錢的方式。

此外,YouBike官網(http://www.youbike.com.tw)整合Google Maps技術,可顯示租借站即時資訊功能,使用者出門前可在網路查詢各站的可停車位數與剩餘車輛數,或者各租借站的Kiosk螢幕上也可得知同樣訊息。

美氫動力預算雖削減 本田通用續開發氫燃料車

【蕭美惠/綜合外電報導】工商時報 A6/國際經濟 2009/05/12

在歐巴馬總統上周提出的新會計年度(10月1日起)預算計畫裏,美國能源部對氫動力計畫的資金遭到削減六成,剩下6820萬美元。儘管如此,本田、通用和豐田等汽車大廠表示,他們仍將繼續開發氫燃料電池車。

  彭博社周一報導,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表示,能源部將把氫動力計畫的重點放在建築物使用的氫動力,因為氫燃料電池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廣泛應用於汽車。

  在削減氫動力計畫融資的同時,美國能源部將生質燃料的融資增加 8.3%,到2.35億美元,配備先進電池動力與汽油引擎車的資金則大增22%,為3.33億美元。

  過去10年來,各大汽車廠已投入數百億美元開發氫動力車,宣稱氫將取代石油,又能減少造成地球暖化的碳排放。雖然本田、通用和豐田的氫動力車駕駛性能與汽油引擎車相當,但氫燃料電池車面臨一些障礙,包括生產與原料成本高昂,耐久性以及缺少燃料補給站。

  上周在預算計畫的記者會上,朱棣文表示,氫燃料電池車需要更好的燃料箱,並且必須找尋大量的氫來源,在在都降低了這項技術的吸引力。

  對此,本田負責美國政府與產業事務的副總柯恩表示:「本田相當堅持氫燃料電池,我們將繼續發展。」他還說:「運輸工具達成減少使用石油與減排溫室氣體目標的選項很少,而氫是其中之一。」

  通用汽車負責研發及策略企畫的副總裁柏恩斯(Larry Burns)亦表示,氫是解決美國中長期能源安全議題、減少使用汽油和溫室氣體以及通用再造計畫的關鍵。

  豐田美國公司發言人韓森則表示,他們的計畫不受預算削減的影響。他說,氫燃料電池車已經發明出來,問題在於基礎設施和如何削減成本。

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簽約合作

【劉朱松/台中報導】工商時報 A13/產業商業 2009/05/12

看好中國大陸已是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基地,昨(11)日在廈門市副市長葉重耕等人見證下,台灣車載資通訊產業聯盟發起會代表,與廈門車載電子產業促進會代表,共同簽署台廈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應用合作合約,試圖讓台灣成為全球車載主要供應地與整體方案的輸出地,並順勢打入全球汽車業的供應鏈。

  為推動台灣的車載資通訊產業,經濟部技術處已責由資策會,成立車載資通訊推動辦公室,有意整合台灣相關推動資源,並協調行政院跨部會的意見與資源。而昨日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的合作簽約,預料可促進兩岸業者龐大的合作商機。

  車載資通訊產業,包括智慧車輛安全、汽車導航、車內資訊娛樂、風險管理、安全監控,及車隊管理等六大系統,這些技術創造了一個車內與車外溝通的平台,也可衍生軟硬體與服務商機。

  參與該項合作簽署的友邁科技總經理卓政儀表示,大陸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已帶動龐大車載資通訊的市場商機,昨日兩岸簽署該項合作之後,我方將提供車載資通訊的創新服務與技術;另大陸則提供市場;甚至未來雙方將推動車載資通訊產品規格統一化,共同推動全球車載資通訊產業的發展。

  另外,兩岸昨日也簽署台廈寬頻應用服務產業聯盟合作案,準備共同攜手發展兩岸的寬頻應用服務產業。

陸資投資 首波開放汽車業

【記者謝佳雯、蘇秀慧、林淑媛/台北報導】
2009/05/05

經濟部首波開放陸資來台投資65項製造業項目,搭橋專案中的中草藥、資訊產業以及汽車列在第一波開放項目中,但屬於兩岸建立標準驗證重點產業的LED,並未納入首波陸資來台投資正面表列中。

經濟部指出,製造業開放項目是以兩岸搭橋項目為主,但包括太陽光電、航空、通訊、LED照明、光儲存、資訊服務、風力發電、食品以及精密機械等兩岸搭橋專案項目,由於仍需進一步溝通,並未納入65項製造業開放項目中。

據了解,在雙方技術性商談過程中,對岸對我國製造業最感興趣的還是半導體和面板業,但我方為降低衝擊,不會將這兩大產業放在優先名單中。我國兩兆產業—半導體和面板業都不在首波開放之列,石化業、食品業亦暫不開放。

陸資開放項目檢討涉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相當多,主管機關是經濟部投審會,其中製造業項目主要由工業局主政,商業司負責流通業以及批發零售業,陸委會彙整其他服務業。

金融與保險服務業由金管會負責,但不會納入5月的開放清單中,必須等6月兩岸簽署金融監理備忘錄(MOU)後才會納入。

經濟部指出,未來陸資來台投資申請,將由由跨部會委員組成的投審會負責審議,雖然目前尚未確定外商含陸資比率限制,但因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中有「具有實質影響力者」,因此投審會未來將組成專案小組,依據量化與質化指標認定來台投資外商是否為陸資企業。 【2009/05/0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交通部:單車電子圖資 年底出爐

2009/05/09

為推動東部自行車路網建構及整合觀光行銷,交通部已經成立「東部自行車路網示範計畫督導協調推動小組」,預定在今年底完成建構完備自行車觀光遊憩路網及手冊,結合風景點、餐飲及住宿等資訊,提供完整電子圖資。

東部自行車路網建構將陸續完成台2線、台9線及台11線等路段計360.6公里的自行車騎乘空間的建置;以及完成福隆、冬山、花蓮、壽豐、關山等5個車站短期措施改善,並配合提供自行車租賃、休憩服務,讓民眾到東部騎自行車可以享受甲地租、乙地還的服務。

此外為了讓民眾可以帶著自己的自行車到東部旅遊,台鐵車廂預定10月底陸續完成52輛鐵路車廂改造,其中四十四輛莒光號車廂將拆除最後一個座椅,改造為大件行李及可摺疊式自行車框架,可容納四部自行車;6輛專用運輸車將座椅全數拆除,改裝設置非折疊式及折疊式自行車架,可容納二十四部自行車,以及兩輛推拉式自強號拆除一半空間設置非折疊式及折疊式自行車架,可容納二十部自行車。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509/1/1j7u9.html

兩岸合作 共構產業價值鏈

■吳德興
資策會新興智慧技術研究所所長張嘉祥表示,車載資通訊(Telematics)服務是一種整合應用,結合汽車電子、交通控制與資通訊技術,滿足行車環境各項需求,如便利、交通、溝通、娛樂、安全與商務等。

近來國際車廠及電信公司主導車載創新應用,如GM、Toyoya、Nissan、Honda、Hyundai、BMW等提供Telematics服務,如導航、景點指引、車內E-mail、遠端開鎖、遠端維修、緊急救援等。

電信營運商如KDDI、NTT Docomo、LG、SK Telcom亦加入車載服務,如電子收費ETC,及離車徒步導航、室內導航,以及將無線寬頻數據服務延伸到車載方面。

世界各國政府都重視車載發展,日本現有2,000萬輛車享受車載服務,韓國預估2011年Telematics滲透率為43%,兩國均已完成車載資訊國家標準與資訊匯集中心;日本、美國、歐洲政府規劃將以DSRC(802.11P)為基礎的車載設備列為行車必要配備。

張嘉祥指出,大陸近年來汽車工業發展快速,2008年汽車產量超過1,000萬輛,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生產國和最大汽車消費市場。而台灣則是車載重要供應國,目前台灣的PND 、NB、PC、MID市佔率世界第一;2007年台灣GPS產值達1,770億元,其中PND佔60%以上市場;手機全球佔有率約15%。

張嘉祥強調,台灣與廈門有地緣和文化上的優勢,車載資通訊產業如能結合台廈雙方優勢,達成產業互補與提攜,共定汽車電子與信息介接標準,可再造新一波典範移轉。

【 2009-05-12 / 經濟日報 / A15版 / 兩岸車載資通訊業座談 】

車載資通訊產業 兩岸飆商機


經濟部技術處指導 台廈業界交流座談 啟動合作機制 共同拓展全球市場
■李炎奇

隨著資通訊科技及寬頻應用不斷創新,「車載資通訊產業」發展迅速,已從電子資訊領域中分離出來,成為新興產業。

為加強兩岸在汽車電子、汽車智慧、車載資通訊應用及智慧城市等相關領域的合作與發展。在經濟部技術處技導下,台廈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高層昨(11)日在台中中興大學進行一場座談會,凝聚雙方共識,並簽署合作意向書,共同構建一個通往全球車載資通訊市場的合作平台。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表示,這次會議是延續今年4月13、14日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成果,除了拉起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互信橋樑,更達成得來不易的產業發展共識,希望結合大陸在車輛發展方面的優勢,以及台灣業者在ICT產業的優勢,以互補取代資源重覆、用合作來代替競爭。

為落實此一共識,邁向更進一步的具體合作目標,此次會議中不難發現雙方已有默契開始進行廠商盤點與技術盤點,以聯盟對聯盟型式結約,預料實質合作將指日可待。

吳明機表示,車載資通訊產業(Telematics)包含智慧車輛安全、汽車導航、車內資訊娛樂、風險管理、安全監控、車隊管理等六大系統,2008年全球產值達236億美元,2009年預估256億美元,2010年更將達到275億美元,年成長率都超過8%,在全球不景氣當下,難能可貴。

為順利推展台灣車載資通訊產業,經濟部技術處日前已責成資策會成立車載資通訊推動辦公室,整合相關推動資源,協調跨部會意見,建立台灣成為全球車載主要供應國及整體方案輸出國,並以打入全球汽車供應鏈為目標。

吳明機說,中國廣大消費市場與同文同種因素,對於台灣廠商至為重要。而廈門市是大陸離台灣最近的城市,與台灣文化也最接近,是台海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合作的最佳橋樑。

台灣GPS/PND全球市場佔有率高居前三名,又有ICT技術優勢,未來透過兩岸合作,台灣產品及技術,可在大陸市場先行開發,快速進入汽車產業供應鏈。

透過此次台廈車載資通訊領域高層交流,可望正式開啟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的合作機制,共構產業價值鏈,共同開拓全球市場。

【 2009-05-12 / 經濟日報 / A15版 / 兩岸車載資通訊業座談 】

強迫減速電腦即將上車

更新日期:2009/05/11 16:05

英國車廠準備給新車裝上一個叫做「智慧速度調控」的微電腦,車子一超速就會被自動減回合法的時速。
這個微電腦利用衛星定位系統,告知衛星車子的位置,衛星則會把這個路段的時速限制,告訴車子,要是車速超過,電腦會自動強迫放油門減速。這個電腦要大約五百英鎊,兩萬五台幣
支持的人說,今後,大家就不用擔心超速了。反對的人則說,英國政府管太多了,連想超速都不行。


雅虎資訊 版權所有 © 2009 Yahoo! Taiwan All Right Reserved.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中廣新聞網 版權所有 © 2009 bcc Inc.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