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0日 ·厦门商报· 第B03版 · 台商周刊
厦台车载通讯业“呼叫”合作
由于大陆汽车生产量大幅上扬,而台湾是国际重要车载产品的供应地,两岸车载资通讯产业确有合作空间。因此,对于离台湾最近的厦门,台湾业界已迫不及待地发出招商合作的“呼叫”。
商报记者 陈凌 文/图
5月9日,厦门市50多家骨干企业将组团参加在台湾举行的 “厦门·台北科技产业联盟”第五届年会,重点就厦台两地的车载电子、宽带应用进行交流,推进厦台产业合作发展。
距年会召开尚有时日,车载电子业又是厦门新兴产业,台湾产业推动者有些迫不及待,抢先来厦“探路”。4月16 日,在厦门市科技局支持下,由厦门新兴产业促进中心和厦门·台北科技产业联盟牵线搭桥,一场 “厦台两岸车载电子产业合作座谈会”在厦召开。台湾资策会访问团与厦门当地产业上中下游企业进行 “亲密接触”,双方达成共识,提出可率先在厦门开辟“试验田”,从结盟开始,进行产品供应、技术合作,进而共同推动两岸汽车电子与车载资通讯标准对接,营造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看中厦门,设服务验证
两岸车载资通讯产业仍未进入实际合作。台湾资策会产业支援处经理傅世卿表示,“车载资通讯产业确让两岸有实质合作空间。”原因很简单,去年大陆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新车生产量达650万台—750万台,被公认为美国、欧洲汽车市场外,一个不可忽视的新兴汽车生产及消费市场。台湾又是国际重要的车载产品的供应地,前年,台湾GPS(卫星定位系统)产值达新台币1770.5亿元,其中PND(便携导航产品)全球占有率第一,达到70%以上。
何止是大陆市场,事实上,汽车产业在前进,车载资通讯产业呈动态发展。看好全球未来前景,台湾资策会去年成立新兴智慧技术研究所,投入研发力量。副主任商自忠预估,“未来汽车是个移动计算机,汽车电子(含IT)将由占汽车19%提升到40%。”
台湾资通讯(ICT)有优势,大陆有市场,全球仍有商机,如何结合两岸长处,抢占先机? “任何一家企业不可能单枪匹马将市场做大”,商自忠说。“台湾很流行结盟,以求长远发展。这种方式就可借鉴,放在两岸车载资通讯产业合作上。毕竟,台湾有一些研发联盟是存在的,大陆也有代表,结对的联盟会慢慢长大。”
商自忠介绍,资策会认为,今后两岸可以长期共同推进的方向是,从民族自主品牌开始,从车辆设计阶段进行合作、合资,并进行相关标准合作与认证、测试验证。
在具体试验上,商自忠说,“台湾对于在地化服务一直有想法,台湾会建一个试验场所,同时也想在大陆找合作伙伴,建立一个场所,用以创新应用服务验证。”
资策会最看中的地点在厦门,毕竟这里离台湾最近,文缘也相通,又集聚了一批如雅迅网络、精图科技、信息港、格瑞恩科技等车载电子厂商,又有大小金龙作为汽车产业基础,条件甚好。
娱乐先行,从后装做起
在台湾,车载资通讯的主要用途在于利用资讯、通讯以及汽车电子技术的结合,提供给驾驶人安全、交通、通讯、娱乐以及商务等服务。
但两岸业者合作,要使这些服务的提供更加便利,必须有一个由车辆制造商、系统整合厂商以及车载资通讯服务业者共同支持的服务中介平台。
商自忠认为,大陆汽车厂商以合资为主,核心技术不在手中,厂商不太可能开放车载闸道器标准。两岸产业要合作,台湾业界可能要从后装市场做起,切入点可以是娱乐服务。
他说,初期可以合作的技术还有天气侦测、行车资讯、位置资讯、语音系统、车辆诊断系统、胎压侦测等,再进一步推进系统整合厦门,进入标准组织,以利切入争取国际市场。
大金龙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不单是娱乐,安全才是整车厂所注重的。台湾车载电子技术落地厦门,从整车售后服务体系来结合推广比较快,也最完美。台湾业界不妨与厦门整车厂接洽。
相关链接
车载电子对台湾来说不是新话题。不过,商自忠说,车载电子需要一种创意,从单纯导航开始发展至今,已逐渐实现人、车、路联动。
创意正是台湾的强项。台湾以中小企业为主,早前,为求生存,各家企业不得不萌生各种创意,应用在各领域中。商自忠介绍,比如现在,台湾业界正和中华电信合作,为驾车者提供一种智慧化服务,即透过车载设备,不拘车辆定位,还可以接受车况资讯,即时获悉道路交通情况。
据分析,总的来说,车载电子发展需要自有技术,大陆在接受台湾技术方面是比较开放的,今后仍需合作把创意融入,这样两岸就能一起迈向发展,通过新兴技术验证。
商自忠说,“创意需要灵感,无论如何,这不是一件易事。两岸合作要拿捏、思考,双方资源均有,现在还只是一个开始,后续工作更艰辛。”
预告
两岸车载合作
将在大陆细谈
本月14日在台湾刚刚结束的“两岸车载资通讯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正式开启两岸车载资通讯产业交流序幕,与会产学研代表殷切期盼两岸有更实质的合作计划。据透露,今年6月,两岸代表将在大陆进一步就两岸实质产业合作细节进行对接会议。
“两岸车载资通讯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共邀集两岸产官学研超过450位专家及200个单位代表参加,与会专家指出,未来应朝向以发展汽车与资通讯之软件整合为核心技术,再以台湾资通讯(ICT)产业的成功经验再加上智慧控制的观念,达成车载资通讯所需的4C(即 Car、Computer、Communication、 Control)功能整合,以创新应用服务取得世界市场的领先地位。
据悉,双方在技术盘点讨论后共同认为两岸能以嵌入式系统、车内通讯网路系统及 Telematics(无线数据通讯系统)技术为基础,达到技术与产品供应链紧密的结合与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会议还成功规划两岸合作远景,未来可望两岸共同制定车载资通讯的标准,进军全球。
名词解释
ICT,即信息与通讯技术,英文为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简称ICT。
数字
据预估,2010年全球车载市场(包括硬件、软件、内容整合、服务提供等)规模将达420亿美元,年成长率超过20%,车载资通讯产业目前已吸引全球目光。
相关链接
台湾资策会力推
两岸宽带业合作
经济危机之下,引起厦台关注的还有另一领域———宽带应用,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台湾资策会产业支援处副处长柯献堂在厦门说,当宽带时代来临时,两岸未来合作与交流的主要考虑将不再是网络,而是基于网络的应用创新。
资策会将现有的宽带服务划分为多媒体娱乐与应用、智能化生活应用服务两类,包括网购、宽带影音、安全监控、医疗照顾、居家控制5个项目。
居住在安控小区内,在家可网购,还可以上网看大片。即使出了门,也能遥控家中家电。身体小恙时,还能及时获得救助,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对台湾来说,确有不少单项目的成功案例,但像这样的全面宽带服务,也没有成功的示范小区。
据柯献堂介绍,资策会已在台中找到一个社区,联合一组厂商作为标杆示范社区,将这5项应用铺设进去,让台湾各县市前来观摩,推运全台湾宽带应用发展。
大陆毕竟有宽阔的市场,在产业推动趋势下,如何透过两岸合作以刺激需求市场,发展新型态的应用服务,以活化产业脉动?柯献堂说,厦门与台中是姐妹城市,无线基础建设也不错,厦门能否学习台中也寻找这样一个社区,联手两岸力量铺设5项应用,发挥最大效益,并以此提高城市竞争力?如果成功,将来,大陆其他城市可照此复制。
至于合作机制,柯献堂说,厦台应共建宽带应用服务企业联盟,整合相应服务团队,包括运营商、系统整合商、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与设备商等,以在维持弹性与效率的前提下,携手开创宽带应用服务商机。
名片
厦门·台北
科技产业联盟 2005年7月,厦门市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协会和台北县电脑商业同业公会共同发起,成立了厦门·台北科技产业联盟。至今,联盟台湾方面从当初仅台北县一家迅速辐射到台中、台南等地的15家电脑商业同业公会,厦门理事单位也发展到近百家,并吸纳相关政府职能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及科技中介组织加盟。行业也从单一的资讯业,迅速拓展到集成电路、光电、生物与新医药、软件开发应用、环保节能车载电子、宽带网络以及民生服务、科技投融资服务等领域。
http://www.xmit.com.cn/viewnews.asp?id=14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